3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主题是“走进世博、共享世博”。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回答记者提问。 本刊记者石刚 摄
2010年两会期间,即将开幕的世博会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3月8 日,全国政协召开“走进世博,共享世博”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和政协委员万季飞、张海迪、周汉民、赵进军、李瑞英全方位介绍中国2010 上海世博会。
科技成就演绎世博主题
作为“科技世博”这一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科技部部长万钢首先回顾了世博会上的科技历史。他表示,世博会是一个展示人类文明生活、社会发展理念和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个大盛会。回顾历史,从天上飞的,比如说飞机、航空航天、火箭、卫星都曾经在世博会上走向世界,第一辆四轮汽车和高速列车都曾经进入过世博会。“和我们切身相关的电话、电灯,还有拉链等等,这些伟大的发明都曾经在世博会上首先展示,”他说。
万钢还介绍了将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和应用的最新科技成果。新能源方面,世博会5.8平方公里将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太阳能应用地,有4.6 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一个世界最大的屋顶电厂主题馆,就有将近2.6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在东海大桥建设34 个3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到时候能够并网发电,为世博提供清洁能源。此外,世博园区内外在世博会期间将提供电动汽车,实现零排放;世博园区的“一轴四馆”全部采用LED 半导体照明,其他景观的装饰和照明,80%以上是采用了LED,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ED 的集中产区。
对于外界非常关注的世博园区内的通讯网络覆盖情况,万钢说:“大家记得去年我们推出了3G,今年在世博会园区里,我们将实现世界上第一个继3G 以后的TD-LTE的通讯网络,下载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以上,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向第四代移动通信前进。”
万钢表示,作为科技部长,他专门邀请了世界上40多个科技部长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领导去看看世博会。“听说日本馆是一种特殊的薄膜机构,而且上面可以发电;而瑞士馆用大豆纤维做成既能发电又能降解的材料,这对我来说很新奇。所以我想,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要借世博会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学习人家的发展理念,学习人家的崭新的技术,”万刚表示。
世博史上第一个残疾人馆
政协委员张海迪回答记者提问。 本刊记者石刚 摄
由中国残联牵头建设,以“消除歧视,摆脱贫穷,关爱生命,共享阳光”为主题的“生命阳光馆”是世博会诞生158年以来的第一个残疾人展馆,这无疑是本届世博会的亮点之一。
“无论健康还是残缺,生命都是平等的。残疾人馆的设立充分显示了我们对生命的尊重,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和关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说:“世界60 亿人口中有6亿是残疾人,其中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这个词汇叠加着很多痛苦,但同时也展示着残疾人不屈的力量,以及美好的向往。”
“和其他的主题馆一样,‘生命阳光馆’气势恢弘,构造巧妙,给人无限遐想。”张海迪透露说,“生命阳光馆”里会有很多高科技含量的展品,如更现代的助听器、语音计算机、多功能轮椅、智能居住间等等。
开幕式期待惊喜
政协委员万季飞回答记者提问。 本刊记者石刚 摄
世博会是继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盛事,因此,有关开幕式的问题自然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问题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执委会执行主任万季飞透露说,虽然世博会开幕式不会像奥运会开幕式的份量那么重,但主办方依然会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力求特色鲜明。“开幕式将以广阔的黄埔江为舞台,以浦江两岸作为背景,配以烟火、激光、声电。现场会有几十万的观众,相信这个开幕式一定会让大家感到激动、振奋,同时让大家感到隆重、热烈、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