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中国音乐家与西方古典音乐
• 2007-03-02 •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中国原创作品不多

目前,中国音乐界以对西方古典大师的演绎而非创作为主。虽然在古典音乐会上,中国交响乐团和西方交响乐团演奏的中国曲目明显增加,但那大多也是对中国传统民乐的改编,原创很少。

张弦作为指挥,乐团上演什么作品基本由她来定。她在指挥西方的乐团时,总是会支持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多写。而她最喜欢的是作曲家陈怡和黄若的作品。但是,目前可以演奏的作品并不多。

问起张弦为什么总是在音乐会上推广中国的音乐作品,她认为,这是责任,因为指挥最能推广作品。一方面,所有的指挥几乎都非常推崇本国的音乐。另一方面,中国的音乐更需要人们的支持。

 

鼓励孩子们学音乐

张弦三四岁起学习钢琴,六岁时,父母每周带着她坐六小时火车,从丹东去沈阳学习音乐,每次要呆上两天。父母忙的时时候,她就一个人去,家人在丹东送她上车,沈阳那头找人接她。30年后,张弦进入国际指挥家之列。

如今,中国学习钢琴的孩子人数多达3600万。在这些孩子的背后,站着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爸爸妈妈。对于那一片天下父母心,张弦有什么建议吗?

她表示,学音乐是件很好的事儿,应该鼓励支持孩子:“即使不都成为钢琴家,学习音乐对他们的智力,品味和性格发展来说,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指挥家之路

张弦11岁时,就读中国中央音乐学院音乐附中,主修钢琴专业。但是,“我的钢琴老师说我的手太小了,所以他不是很感兴趣。”张弦说:“但他觉得我乐感很好,耳朵非常好,记忆力也非常好。他建议我学作曲或音乐学……可我不喜欢作曲……音乐学我也不是很喜欢。后来,阴差阳错,认识了一个教指挥的老师……从来没有想过要学指挥。”此后,张弦放弃钢琴,改学指挥,师从中国指挥家郑小瑛、吴灵芬和俞峰。

她在中央音乐学院获得指挥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曾在中央歌剧院担任指挥,并指挥国大型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

张弦原本没想出国,只是因为当时有一位热心的美国来音乐教授,极力劝她去美国进修,并帮她办好了一切去读指挥专业博士学位的手续。“好吧,好吧,那我就去一下吧。”

1998年,她赴美留学,在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2002年,她参加在纽约首届马泽尔-维拉指挥大赛,获一等奖。此后,世界著名的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Lorrin Maazel)把张弦收为弟子,在2002至2004年期间让她做候补指挥,于2004年任命她为助理指挥,并于2005年升任她担任副指挥。

 

 

 

   上一页   1   2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