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瑞士汉学家诠释“三十六计”
• 2007-02-01 • 本刊记者 杨嘉庆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结缘三十六计

  胜雅律出生在瑞士威勒采尔的一个书香之家。1963年中学毕业那年,他在父母的朋友家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汉字,并且一见钟情。那年秋天,他进入苏黎世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又到汉语系学中文,双管齐下,同修两门专业。1971年,胜雅律通过国家律师考试,成为一名律师。但是他却没有沿着自己铺平的道路前行,为了圆他的中国梦,他来到了东方,先后在中国台湾、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留学。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使胜雅律接触到了三十六计。“台北师大国语中心的老师有一次突然跟我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我就问老师其他的三十五策是什么,结果老师说:‘你问住了我,我也不太清楚。’当时我住在台大法学院的男生宿舍,周围都是中国同学,因此我就问过他们,知不知道三十六计。过了两三天,有一个同学拿着一张纸,在纸上他自己亲手写的三十六计计名。过了几个星期,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去一个书市,忽然这个同学从一个书摊拿了一本书,说:‘这是关于三十六计的书,你不是对它感兴趣嘛?’,于是我就买下了这本书,这就是我的第一本关于三十六计的书。”胜雅律笑着回忆说。

  回国后,胜雅律开始用三十六计的眼光观察西方社会的一些现象,对西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我开始认识到三十六计不光是中国的东西,它有普遍的全球性的认识价值,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我写的《智谋》上册中,我选了许多西方世界的例子,将三十六计这门中国学问加以全球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