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华裔教授致力将中文著作译成英文
• 2007-02-09 •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放眼两岸三地以及海外文坛,以中文从事创作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人数相当可观,每年发表的新作堪称汗牛充栋,其中不乏精品。但这些作品绝大多数不为读者所知。

由纽约巴尔德学院支持的“语言无国界”翻译中心,多年来以有限的人力与财力,坚持不懈地筛选各国文学作品,并将其推介到英语世界。在中译英的部分,执教洛杉矶州大的年轻华裔教授刘军功不可没。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该中心估计,当今世界的翻译书籍中有一半从英语翻成其它各国语言,但从各国语言译成英文的只占6%。中文虽然号称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在两岸三地以外,还是“知音难觅”,要改善这一状况,唯有加强翻译。

打开“语言无国界”的网站,近两年被译成英语的中文作品有唐代诗人杜牧、王维传诵千古的绝句,又有当代文学巨匠巴金、知名作家高尔泰、余华等人的佳作,更有许多作品出自50岁以下、知名度不高的新人。以体裁分,则有中、短篇小说、新诗与古体诗、剧本、评论与随笔等。刘军是其中最“多产”的译者之一。

出生于陜西省西安市的刘军,80年代初出国深造,曾在英美两国受教育,在联合国总部担任中文翻译,现为洛杉矶州大英语系教授。刘军近年来关注的重点,是那些离开本土、流寓海外的独立作家的创作活动。他先后将旅美青年作家穆欣(Mu Xin,译音)的几个短篇译成英文,包括“夏明珠”、“空房子”、“静静的下午茶”、“童年消失的瞬间”等,还有文学评论“与穆欣对话”等。

刘军不但以准确、清新的译笔将中文作品介绍给英语读者,而且也将西方文学名著译成中文。美国大文豪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的代表作之一《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的中译本,即由刘军完成并在中国出版。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