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被定为两位伟人的纪念年。文豪海涅于150年前在巴黎逝世,他因文学游记和浪漫主义爱情诗歌而闻名于世。布莱希特于50年前在东柏林逝世,他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且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家。
纪念活动包括中国大学生演出的布莱希特剧作《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诗歌比赛颁奖仪式,以及德国著名歌唱家埃娃·迈尔女士的演唱会。
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渊源颇深,他对中国文化特别是老子、墨子等古代哲学家和诗人推崇备至,对《易经》和《道德经》表现出来的东方智慧和辩证法思想,极为钦佩。这都反映在他写的一些诗歌和剧本中。他曾与梅兰芳先生有过面对面的切磋,这使他一直都高度赞赏中国戏剧艺术的特殊表现手法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后来用中国的人物、地点和故事情节写出了带有异国情调的剧本《四川好人》。他对中国戏剧界有较深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团话剧分团的几名大学生成功地演绎了布莱希特话剧的批判主义意识。当日演出的这部话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创作于1939年,副标题为“一部三十年战争的编年史”,讲述了大胆妈妈安娜·菲尔林和她的孩子在战争中的故事。
“我几乎是流着泪看完整场表演的,”云南师范大学攻读美学的研究生段玉洁说,“因为酷爱文学,我读过一些海涅的诗歌,但接触布莱希特的话剧是第一次,没有想到它这么有震撼力!”
这个24岁的女生在接下来的诗歌颁奖仪式上变成了主角。
为了丰富此次纪念活动,德国驻华大使馆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在全中国范围内举办了一次诗歌创作竞赛,主题是“创新的时代、崭新的时代:变革中的世界、国家和我”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海涅与布莱希特的许多作品都是围绕‘社会变革’这一题材的,”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介绍说。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德语老师申洁认为,这个主题确实契合了两位伟人文学创作的精神。
主要来自全国高校的参赛者向德国驻华大使馆提交了130多篇参赛作品,段玉洁从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德国人向她提供的丰厚奖品是:2007年赴德国学习两个月。
“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惊喜,我太激动了!”段玉洁在颁奖仪式上两次重复“激动”这个词。对于一个非德语专业并且从未学过德语的大学生来说,德国文化和与之相关的一切从此可能成为她眼前崭新的一片视野。
当晚纪念活动的高潮是演员及歌唱家埃娃·迈尔女士的演唱会。这位现定居香港的女艺术家近年来因参与音乐会、电视台和电台的演出以及伦敦BBC广播电台和日本NHK的节目制作而享誉海内外。她当晚演唱的大部分歌曲是布莱希特作词的作品。
“尽管她演出的风格不能说是典型的德国风格,但我喜欢她那种表现力,”供职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德国人Juergen Reimann评价说,“而我更喜欢的是歌词中渗透着的那种精神--艰苦的、悲惨的生活总会过去,生活是伟大的!”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