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8日至9日,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来自全球的500多名政府官员、前政要、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会。会议期间,许多国家的前政要、环境官员高度赞赏中国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的努力,并认为推进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哥本哈根会议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进程将如何推动,即将召开的波恩会议与年底的墨西哥坎昆会议相关各方的立场与诉求能否找到共同交汇点,并最终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解决方案,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
在开幕式后的主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说,坎昆大会的核心任务是继续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要求,促进《京都议定书》的全面和持续实施。为推动坎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各国应在推进有关公约基础上加强互信,深化合作,努力实现发展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为此,解振华表示,“各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实现全球范围的公平发展。
解振华认为,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当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是造成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理所当然地要承担大幅度减排的历史责任。发达国家已挤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基本生活所需要的排放空间,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限制其发展空间“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他说,从现实能力看,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掌握着先进的低碳技术,而发展中国家既没有财力,也缺乏技术手段,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艰巨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必须要率先大幅度减排,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腾出必要的排放空间,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资金、有技术、有能力采取减缓和顺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