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众敏研究员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说,“世界银行对自己资助的项目有一个审核程序,主要针对项目招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腐败和欺诈行为进行监督。其审核依据是世界银行项目程序指南,这一指南有两个条款分别针对腐败和欺诈。企业一旦被列入黑名单,在一定期限内将被禁止参与任何世界银行出资的项目。被列入名单的企业可以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而且如果列入名单的企业有良好表现的话,可能缩短制裁期限。”
叶英对《财经国家周刊》说,1999年3月16日,两家加拿大的企业被处以永久丧失参与世界银行融资项目资格。这是世界上最早被世界银行处以最严厉惩罚措施的企业。
据叶英透露,英国所有35家入榜企业无一例外受到“最严厉处罚”。1999年4月8日,世界银行裁定,包括英国阿玛尼建筑公司在内的4家伦敦公司,永久丧失参与世界银行融资项目的资格。
在世界银行的黑名单中,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司皆不少。这一点似乎与西方国家频频指责发展中国家公司违标及腐败盛行一说,有较大的差异。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发现,在世界银行最新的企业黑名单上,共有25个国家的148家建筑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有72家被列为最严厉制裁。被制裁公司最多的3个国家是:英国(35家)、孟加拉国(27家)、印尼(14家)。
在黑名单中,永久丧失参与世界银行融资项目资格企业最多的前3个国家为:英国(35家)、瑞典(11家)、美国(8家)。另外,德国、韩国、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和爱尔兰分别有1家企业。
叶英说,塞内加尔的两家建筑企业被惩罚得最轻,均只被禁两年。
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国企业目前只有上述4家。
黑名单效应
“企业一旦被列入世界银行的黑名单,就犹如受到在世界市场范围的通缉令。”上海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分析员朱小琳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尽管世界银行融资的项目在全球市场所占的份额很小,但世界银行的做法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示范效应,会在亚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等主要金融体系内有警示作用。虽然不能说“一黑百黑”,但是,企业将会在全球范围遭遇信用危机和市场危机。
李众敏说,世界银行企业黑名单对企业的直接影响还是很大的,除了这些企业在惩罚期内不能够参与建设任何有世界银行出资的项目以外,还会使他们在东南亚、非洲、拉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李众敏表示,很难避免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等)采取和借鉴类似的措施,如果这样,损失会更大。
叶英说,近年来,菲律宾的建筑市场贪污现象比较严重,世界银行对此非常不满,因此世界银行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此事。
“在发现菲律宾的项目存在合约违规之后的5年间,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取证。根据世界银行的规定:如果任何公司被指控在其资助的项目中进行欺诈、腐败、强迫、勾结、阻碍执法等不当行为,则立即实施严厉调查处理。”叶英说,“此类裁决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治理和制止腐败行为,切实有效地使世界银行援助项目能够在全球范围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世界银行的决定,中建公司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陈国才表示“非常尊重世界银行的裁决”。他说,“对于我们企业来讲,确实有一定的责任。由于菲律宾的项目违标现象很多,我们也参与了违标,在菲律宾市场上的经营过程中确实存在操作不当的行为。”
“世界银行的标准是统一的、国际化的。而菲律宾政府的标准是区域化,世界银行不可能用菲律宾的标准来衡量此事件。”陈国才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事实上,这件事情对我们在菲律宾的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世界银行黑名单一出,众人皆知,我们有口难辩。”
不过,同遭遇制裁的中国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看法有所不同。该公司在公开声明中说:“公司之前在世界银行廉政局的调查过程中予以积极的配合,并严格按照世界银行程序参与应诉和答辩,但公司的相关质询未能得到世界银行的有效回应。虽然世界银行对公司的制裁属于世界银行内部程序,但不应违背基本的法律原则,也不能回避其带来的法律后果。鉴于制裁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声誉和未来的业务开展,中国武夷表示将保留申诉权利。”
对于中国武夷的声明,朱小琳认为“毫无意义”,并表示,“这种说法在国际社会没有市场。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接受国际通用的游戏规则。否则,后续还有问题。”
“走出去”要想得更多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加入到国际市场的竞争浪潮中。但是,由于国际化能力、对国际规则的把握能力以及内部项目团队配置等相对比较差,所以我们的企业还需要努力提高沟通和管理等能力。”
尽管被列入世界银行黑名单的中国企业并不多,但专家们认为要引以为戒。“因为这4家中国违规企业,使得没有列入名单的中国企业也会受到负面影响。长此以往,会给外界造成中国企业商业道德水平较差的印象,一旦这种印象形成,就会严重限制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李众敏说。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跨国投资研究室主任张金杰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数不胜数。每一项失败的结果都要成为自己的财富。要尽快适应来自其他国家企业共同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对于张金杰的观点,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开放经济研究所所长何伟文表示赞同。他表示,中国企业海外承包工程有两个方面亟待改善:一是市场化程度不够高;二是融资环节有待改进。
何伟文说,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接项目时,都是通过第三方融资,而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己为这些项目提供融资。中国企业要考虑开拓国内的融资渠道,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融资平台,条件不成熟的企业要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美元票据等方式在国内市场上融资。
陈国才则表示“会引以为戒”。他说,一直以来,中建公司在菲律宾市场并不盈利,而黑名单事件的出现更增加了其在菲律宾进一步发展的负面影响。“我们可能计划撤出菲律宾,转向更适合我们长期稳定发展的市场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