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推进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和农业产业化等九大行业和领域的兼并重组。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财政部等12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对这九大行业和领域兼并重组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表述。
该意见指出,推进这九大行业和领域兼并重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介绍,推进兼并重组的这九大行业和领域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但目前这些行业的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大企业,从而引发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
朱宏任表示,对于规模效益显著的行业,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一批在行业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以市场为主导
兼并重组是企业的市场行为,政府为什么要出台指导意见?
对此,朱宏任表示,工信部通过调研发现,在过去的企业重组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不少企业对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缺乏战略层面的整体考虑,没有根据其主导业务和核心优势来选择并购对象,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多企业对兼并重组的风险认识不足,一些兼并重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影响了兼并重组的顺利进行;还有一些兼并重组项目方案制订得不错,对前期并购过程中的风险也有防控预案,但在并购后的资产、人员、管理和文化的整合方面做得不够,最终导致兼并重组失败。
朱宏任说,12部委联合出台指导意见,主要是想通过政府直接管理部门指导企业评估风险,制定应对预案和措施,而兼并重组工作最终还是以市场引导为主,相关部委在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规范行政行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准则,尊重企业意愿,由企业通过平等协商,自愿自主地开展兼并重组。
政府对企业兼并重组主要是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认真清理、修订、废止各种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规定和做法,尤其要坚决取消各地自行出台的限制外地企业对本地区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规定。积极探索跨地区企业兼并重组地区间利益共享机制。二是对企业提出导向性建议,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战略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结合宏观经济状况和行业,科学制定兼并重组方案;指导企业识别、评估兼并重组中面临的市场、财务、职工安置以及跨国并购等风险,妥善制定应对预案和措施;提醒企业高度重视重组后的要素资源、人员、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深度融合。
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所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汽车、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因产能过剩引发的恶性竞争经常发生,给产业发展带来伤害,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成为工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点工作。
2010年,国务院曾出台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一系列政策。此后,“十二五”规划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等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也相继提出要以汽车、钢铁、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如今,《指导意见》作为具体性的落实文件出台,将有力地将兼并重组工作推向深入。
中银国际分析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可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迷,市场优胜劣汰作用进一步显现,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处境艰难,这就为优势企业推进兼并重组提供了良好机遇。
重组前景预测
推进兼并重组的九大行业和领域涉及上市公司300多家,因此,这一行动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极大影响。中信建投证券、中银国际等机构对九大行业和领域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重组过程难易不同,结果会比较复杂。
具体而言,汽车行业实现重组目标难度不大。2012年,中国销量前10位的整车企业市场占有率已达87.3%,其中上汽、东风、一汽销量超越200万辆形成大型企业集团。要达成2015年CR10达到90%,以及培育3至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目标比较容易。
钢铁行业经过多年整合,市场化重组风气很浓,达到目标难度也不大。
水泥行业,在中国有市场影响力的水泥公司都是上市公司,最近几年,这些公司一直在对其他水泥生产企业进行着兼并重组,在中央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政策背景下,国内基本已经没有新的在建产能,未来规模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都将依赖于行业内的兼并重组,这些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步伐还会继续向前迈进。
船舶行业的重组目标也基本可以达成,但有可能会破坏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乃至全球造船产能严重过剩,兼并重组将很难在产能上有明显减少,而强制推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还会在时间上延缓部分企业的破产倒闭时间,对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不利。
电解铝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有三类企业将受益,一是央企背景的行业龙头公司,二是寻求“煤-铝-电”、“铝土矿-电解铝-铝加工”一体化的全国或区域龙头企业,三是具有获取海外资源优势的企业。
稀土行业,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内蒙古和南方的江西、福建等地,北方稀土矿权集中,多年来区域产业已成熟,整合难度较小;南方稀土矿权分散,整合难度大,需要以大集团主导的区域性整合为主。
电子信息行业重组目标的达成具有一定难度。分析认为,到2015年形成5至8家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难度并不大,因为有华为、中兴、联想、海尔、神州数码等大型公司。但是,到2015年培育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难度较大。
医药行业由于目前市场集中度很低,要达到兼并重组目标每年需要有百亿规模的并购额,这似乎不太可能实现。
农业产业化领域方面,由于市场集中度很低,部分子行业,如种子、饲料、水产品养殖等,可能成为兼并重组的重点发展目标,但形势如何还很难说。
“在有些重组活动中,并不是政府指导或者强迫就能够做到的,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市场。”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王勇说。
附: 九大行业和领域兼并重组目标
(一) 汽车行业。到2015年,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形成3至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二) 钢铁行业。到2015年,前10家钢铁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60%左右,形成3至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6至7家具有较强区域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三) 水泥行业。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至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
(四) 船舶行业。到2015年,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进入世界造船前10强企业超过5家。形成5至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工程装备总承包商和一批专业化分包商。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修船企业。
(五) 电解铝行业。到2015年,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电解铝企业集团,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90%。
(六) 稀土行业。支持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行业格局。
(七) 电子信息行业。到2015年,形成5至8家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努力培育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的大企业。
(八) 医药行业。到2015年,前10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基本药物主要品种销量前20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0%,实现基本药物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九) 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