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举行的“博鳌资本论坛——经济转型中的资本市场定位”,是本届年会第一场正式面对公众的论坛讨论。与会嘉宾就资本市场如何更好地为转型中的中国实体经济服务展开讨论。话题从“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开始,涉及人民币升值、两岸三地资本市场如何更好的合作等话题。
该论坛由《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主持,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薛琦、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富达国际总裁安东尼•博尔顿(Anthony Bolton),美银美林中国区行政总裁兼投资银行业务中国区刘二飞。
泡沫之辩
就股市下阶段走势,刘二飞认为,去年为了完成“保八”任务,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这些政策在“保八”的同时也刺激了股市和楼市。今年要抑制通货膨胀,防止资产泡沫,必然会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股市和楼市都有所反应,这会使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就目前来看,股市泡沫不大,同楼市相比,泡沫小得多。
安东尼•博尔顿在论坛上表示,就其经验而言,泡沫要多年才能形成。牛市还有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不会马上结束。博尔顿表示,我们看到市场的情绪和估值,也许A股市场有更多的泡沫,但H股是没有泡沫的。“如果在中国有泡沫的话,首先我会看到国际对于中国的资本净流入会非常高,但过去几个月当中是相反的情况,并不能支持泡沫的说法。” 博尔顿表示,“接下来可能再过两三年情况会不一样,不过我认为今天是没有泡沫的”。
香港证券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则表示,目前已进入到了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赖以生存二十年的经济体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经济需要重新结构调整,找到平衡点。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前景,安东尼•博尔顿显得十分乐观。他表示,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且有着不同于韩国、日本的发展模式。此外,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洲的经济增长放缓,而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的增长潜力更加凸显,因此对海外投资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他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上市企业的组合类型上。“中国和最开始的欧洲市场,例如德国有些类似,一开始德国的资本市场也是以制造业和金融业为主,今天中国也是如此,但我觉得中期会有越来越多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进入到资本市场,制造业和金融业比重会下降,市场会进一步增加其广度,因此也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任何资金的移动都是合理的
就人民币该不该升值的问题, 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台湾大学教授薛琦认为应该从进出口本源看人民币升值问题 不要污名化热钱。
薛琦说,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进口,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富是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每年可以享受多少商品和劳务,也就是这个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准。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民币该不该升值的答案不言自明。
关于热钱,关于地下金融,薛琦说还没有一个人给出过清楚的定义。
薛指出任何地下经济出现的唯一理由,就是地上经济管制住了,地下经济扮演地上经济不能发挥的地方。如果地上经济有效率,就没有所谓的地下经济。对热钱,不要太污名化,任何资金的移动都有道理。
关于未来两岸三地四家交易所的合作前景,薛琦说这四家交易所各有特色和专长,可以进行很好的互补。他透露,继去年8月政策松绑,台交所欢迎在大陆的台商回去上市之后,最快下个月会有海外注册的中资红筹股赴台发行台湾预托证券(TDR)。
应推动债券市场发展
刘二飞认为,近期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意味着中国的证券市场正在不断完善。但相对于股市的快速发展而言,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过于滞后。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从间接融资推动到直接融资是非常必要的。
他指出,研究英美债市可以发现,只要企业信誉好了,就可以从银行间接融资市场“毕业”,到债券市场上直接融资,这就倒逼银行不断改善服务,争抢企业资源。学习上述间接融资市场和直接融资市场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经验,将会促进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更深层次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