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也表示,由于资金流动性充足,中国资本市场被推动上涨。
根据央行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央行放出了75000亿的银行贷款,许小年说,这些贷款相当一部分进了股市。
除了信贷,今年以来,中国已经有38只新基金完成募集,其中偏股型基金26只,募集资金规模为675亿元。这些资金使中国资本市场对扩容带来的压力的承受大大增强。
鼓励外资企业在中国上市
商务部副部长陈健7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投洽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的相关政策,引导优质外商投资企业适时在境内上市。
商务部的表态令不少在华外资企业颇感兴奋,这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将会出现外资IPO的身影。
目前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企业近40万家,如果获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融资,对这些饱受金融危机困境的外企来说不啻是个福音。
其实从中国资本市场诞生起,外资企业就开始介入国内股市,其介入方式主要有直接上市和并购方式两种。至今年上半年共有71家上市公司拥有外资法人股。直接上市的66家。
外企作为股份公司上市时的发起人直接上市是外资介入国内股市的最主要途径。在66家直接上市的外资企业中,除闽灿坤B和深大通A由外商独资企业改制而成外,其余都是中外合资企业,外资持股比例在20%到30%之间,真正由外资控股或独资的外资企业很难直接上市。
2001年11月份,原国家外经贸部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开始考虑让外资控股或者独资的外资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事宜,明确了外资企业首次发行股票上市的条件。当时台湾统一集团和联合利华都想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但是由于证监会相关法规和实施细则迟迟没有出台,令两家企业的憧憬变成泡影。
2008年4月商务部印发了《关于2008年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引导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这给外企在中国上市打了一针强心剂。
陈健说,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在境内上市已无实质性障碍。
据悉,目前香港东亚银行、联合利华(中国)公司、华润创业、捷安特等公司已提出上市申请。
注:中国资本市场IPO六次暂停和重启
中国资本市场是在1992年正式成立的,到目前为止,IPO经过了六次暂停和重启。
第一次暂停和重启
1994年7月21日中国资本市场暂停IPO发行,1994年12月8日IPO重启。暂停时间近5个月。
期间大盘从325.89点上涨至9月上旬的1052.94点,此后至12月7日,又回到了650点附近。
新股发行重新启动后,大盘继续探底,并在次年的2月探底至524点附近。
第二次暂停和重启
1995年1月19日中国资本市场第二次暂停IPO发行,1995年6月9日IPO重启,暂停时间也是近5个月。
期间大盘曾走出一波大幅度上涨行情,从最低点524.43点起涨,到当年5月涨到最高的926.41点,随后展开回调。
新股发行重新启动后,大盘依旧下跌,至当年7月初,大盘已经跌至600点附近。
第三次暂停和重启
1995年7月5日中国资本市场第三次暂停IPO发行,1996年1月3日IPO重启。暂停时间六个月。
期间,大盘曾走出一段上涨行情,但随后展开暴跌,至1996年1月初,大盘已经跌至500点附近。
新股发行重启后,大盘一路上行,展开一轮大牛市,在当年年底飙升至1258.69点。
第四次暂停和重启
2004年8月26日中国资本市场第四次暂停IPO发行。2005年1月23日IPO重启。暂停时间5个月。
暂停期间,虽然也出现了多次的反弹,但是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新股发行重启后,大盘出现了短暂的反弹,从1180点附近反弹至1300点之上。
第五次暂停和重启
2005年5月25日中国资本市场第五次暂停IPO发行。2006年6月2日IPO重启,暂停时间近一年。这是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新股发行暂停时间最长的一次。
期间,大盘开始大幅度走高,新的牛市来临。
新股发行重启后,资本市场出现短期的回落,大盘从1700点附近回落到1512.52点,但随后很快就创出新高,此后更是一路上涨到2007年的6000点之上。
第六次暂停和重启
2008年9月24日中国资本市场第六次暂停IPO发行。2009年6月18日IPO重启,暂停时间近9个月。
期间,大盘一开始延续下跌势头,到2008年11月5日跌倒1600点,因政府出台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股市开始上涨,到6月18日上升到了2800多点。
新股发行重启后,大盘继续延续上升势头。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