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力拓集团上海办事处总经理、力拓铁矿石部门中国业务负责人胡士泰等4名员工因涉嫌窃取国家机密被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依法拘留。同时被拘留的还有首钢集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矿业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谭以新。
上海市国家安全局称,2009年以来,在中外进出口铁矿石谈判期间,胡士泰等人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刺探窃取了中国国家秘密,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按照中国司法管辖制度,国家安全部门直接参与侦查案件,说明力拓员工被拘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业贿赂或者商业秘密案件,而是一个涉及国家秘密的刑事案件。
这一事件在中国被称为“力拓间谍门事件”。由于还在侦破阶段,具体有多少人涉案还不清楚。据业内传言,参与铁矿石谈判的16家中国钢铁企业中,有多家企业高层卷入了“力拓间谍门事件”。
对前几次谈判失败终于有了释疑
中国是从2003年开始加入国际铁矿石谈判的,谈判的主要对象是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的淡水河谷。谈判每年进行一次,为下一年度的铁矿石定价。从2003年到现在,已经谈了6次。这一次是第七次谈判,从2008年11月开始,原计划今年6月30日就结束,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从过去6年的谈判情况来看,中国钢铁企业谈判是失败的,价格屡谈屡高,而且每次都几乎是在国际市场上铁矿石价格的最高点上完成的谈判,而且都以铁矿石供应商提出的价格成交。6年下来,三大铁矿石巨头卖给中国的铁矿石价格增长了400%。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一个铁矿石购买国家,却没有任何的议价权。原来是中国钢铁企业出了内鬼,提供情报给竞争对手。
据悉,力拓在中国的“耳目”非常之多。据新华社网站的消息,被有关部门带走的力拓上海办公室办公的电脑,发现里面有数十家与力拓签有长期协议合同的钢铁企业机密资料,这些资料涉及了企业详细的采购计划、原料库存、生产安排等数据,甚至连有的大型钢企每月的钢铁产量、销售情况也非常明晰。
中方希望不影响铁矿石谈判
一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是中国经济领域的大事,而今年的铁矿石谈判,更是空前受到关注,原因是今年的铁矿石谈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产生僵局的原因是双方对铁矿石价格下降幅度要求不一。因为国际经济危机带来了巨大冲击,中方希望铁矿石价格在2008年定价的基础上下降40%,而力拓等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坚持只下降33%。
僵局发生后,力拓中国铁矿石谈判代表又身陷“间谍门”,使得铁矿石谈判横生枝节。接下来,铁矿石谈判如何收场?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7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对力拓“间谍门”作出了回应:“铁矿石谈判还在进行之中”。姚坚表示,中国商务部会继续支持行业协会和铁矿石供应商,进行下一步谈判,促进中国和澳大利亚在铁矿石谈判中早日达到一个平衡的、合理的、符合中国铁矿石贸易大国地位的价格。
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不大可能放弃当前与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之间的长期合约,而转向现货市场交易,因为铁矿石谈判模式是多年形成的,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渠道和模式,姚坚认为,谈判模式还会进一步延续。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