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人民币距离国际货币有多远?
• 2009-04-14 • 本刊记者 兰辛珍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人民币在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尼泊尔等周边国家已成为边贸结算的主要币种。俄罗斯游客在中国银行黑河分行办理业务.邱齐龙 摄

国务院常务会议4月8日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这一决定受到了进出口企业的欢迎。“我们可以不用再担心人民币升值带来亏损了,这有利于我们恢复出口。”北京海富服饰贸易公司总经理徐海富说。

北京海富服饰贸易公司生产的服装以出口为主,徐海富说,自2007年下半年以后,由于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大幅升值,以美元为主的结算模式使得他们企业出口出现了亏损,于是他们不得不转向开拓国内市场,但与出口相比,国内服饰市场的竞争更艰苦,因此徐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出口机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给他带来了恢复出口的信心。

中国政府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其实也是为了帮助企业开拓进出口业务,恢复因美元疲软而陷入低潮的国际贸易市场。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5个城市所处的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非常大的地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曹红辉说,用人民币取代美元来结算,可以避免因汇率的剧烈波动而带来损失,有利于贸易往来。此前中国央行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65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增加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量以及覆盖面,为今后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资金支持。

 

由边贸结算走向一般贸易

事实上,人民币早已经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活动中,担当起了“区域结算货币”的职责。200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就指出,人民币在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尼泊尔等周边国家已成为边贸结算的主要币种。

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周边的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这段时间,中国央行与周边各国及各地区间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活动变得很频繁。

“危机导致持有大量美元的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到拖累,而为了缓解对美元的依赖,不少国家减少所持美元,使用其他货币进行国际支付与结算,而人民币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曹红辉说。

曹说,在国际社会对人民币需求大量增加的时候,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十分符合各方的需求,而这也使得人民币正由边境贸易的“区域结算货币”扩大为国际一般贸易的结算货币。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很受有国际贸易与业务企业的欢迎。

连平说,目前整个国际经济和金融的格局正在变化,全球经济处于危机当中,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处在弱化的趋势中。短期内美元作为避险工具还在走强,但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地位减弱和整个金融市场的滞后调整,美元会逐步走弱。人民币则相对强势,若人民币一直保持小幅升值,那么人们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也会逐渐强烈。

连平说,现在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企业、银行和全球金融战略都有很多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人民币的稳定,不用担心因为持有人民币而带来风险。

从目前情况看,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有两种操作模式,即代理模式和清算模式。所谓代理模式,主要是指中资行委托外资行作为其海外的代理行,境外企业在中资企业的委托行开设人民币账户的模式;而清算模式主要是在指在中资行境内总行和境外分支行之间进行的业务,即境外企业在中资行境外分行开设人民币账户。

连平认为,境外分支机构比较多的中资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清算模式,而境外分支机构较少的中资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代理模式。

 

离国际货币还很远

中国的经济学者们认为,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启动,人民币国际化征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贺力平认为,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目前更主要的是必须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汇率形成机制要完善,其次是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贺说,目前人民币虽然实行了浮动汇率机制,而且汇率变化不再单一的紧盯美元,但汇率机制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对于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中国暂时还做不到。

贺力平说,要实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中央银行就必须手中握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具有在外汇市场上大量吞吐外汇的硬实力,从而有能力将汇率水平保持在央行的目标区内,此外国内资本市场规模庞大,足以溶解任何来自外部的资本冲击,也就是说,任何外来资本都不足以在本国资本市场上掀起惊天巨浪。但这两点,中国还不具备。如果现在实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中国金融市场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贺力平说,鉴于人民币在短时间内不会放开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人民币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国际货币。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五个条件。第一,货币本身是开放的国际货币;第二,发行的经济体经济规模较大;第三,发行的经济体贸易规模较大;第四,货币的汇率不断稳步升值;最后,发行经济体的金融市场要有足够大的规模,提供足够多的投资空间和选择。

李稻葵说,中国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已经足够大,人民币也在稳步升值,这五个条件中国已经具备三个,但还差两个,而这两个在短期内是不会达到的。

李稻葵认为,中国政府并不希望人民币过快的成为国际货币。他说,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稳定,金融资金流动不可能短期放开,一放开很可能出现问题,特别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可能越来越困难。此外,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国际社会就要大量的持有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得有贸易逆差,就会削弱总需求,会削弱中国经济。

事实上,目前阶段人民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还要看国际贸易企业是否接受人民币。“用人民币结算,中国的出口企业自然是欢迎的,但关键是不知道国外进口企业是否接受人民币?”徐海富说。

徐说,在去年的时候,他曾经和外商提出过用人民币结算,但对方不同意,理由是用人民币不方便。“中国出口主要还是面向美国与欧洲等国家,对于人民币的接受度必然不如美元。”

因此徐海富认为,要真正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应当站在境外企业的角度考虑。境外的企业获得人民币是否方便?境外企业接受人民币后,在境外银行进行金融交易的网点多吗?手持人民币的境外贸易商人除了到中国消费、投资外,是否有其他更好的用途,比如投资金融衍生品等?“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境外企业才会愿意持有人民币,人民币结算试点也才能继续下去。”徐说,“目前体制下,国外的客户到哪里找人民币付给你,在国外并不是想买人民币就可以买到,而且如果不兑换成美元或其他自由货币的话,对方的银行恐怕也难把人民币直接汇到中国。”

今日要闻更多
中石油将在长庆油田建最大储气库
铁道部:火车票实名制试行效果非常好
晋冀鲁等九省区遭大到暴雪袭击
伊拉克要求250名美国“黑水”公司雇员离境
印度拟一年内首次试射洲际导弹
1月经济数据或今发布 预计CPI增1.8%
安监总局:对瞒报事故提高等级调查处理
土地整顿风暴升级 “陈年地王”被迫快步入市
中国三网融合将分两个阶段进行
复旦大学“曹氏DNA调查”项目锁定重点区域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