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驶向深蓝:人民海军走向远洋9个惊心动魄瞬间
• 2009-04-23 •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刘光悠:亲历人民海军军舰首次远航南极

J121船

1984年11月20日,人民海军J121船携载直升机和308名官兵远征南极。

这是一次挑战之旅。J121船要在一个多月内横渡浩瀚的太平洋,穿越93个纬度,跨过180个经度,往返航程23000多海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周还多。

为了让远航南极任务顺利完成,海军挑选了70名有着丰富远洋经验的军官随J121船执行任务。时任234潜艇艇长的刘光悠,就是其中一员。

刘光悠介绍说,J121船出发不久就遭遇了一次强台风。紧接着又进入了大西洋的西风带海域,情况更糟。西风带海域辽阔,跨越20个纬度,西风环流不受任何阻挡地漂转,海上风力猛,浪高长达10米以上。

刘光悠说,一万多吨的J121船就像一片树叶,一会被推上波峰,一会被抛进浪谷,虽然不少官兵都晕船呕吐,但官兵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坚守岗位,战风斗浪5昼夜,顺利驶离西风带。

12月18日,J121船驶进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港。这是人民海军舰艇第一次抵达南美大陆。刘光悠说:“在阿根廷补给休整的5天时间里,我们就像置身于友谊的海洋中。”

当得知J121船连续航行26天,航程近万海里,并成功闯过西风带时,阿根廷乌斯怀亚海军基地司令爱德华由衷佩服:“了不起,真了不起!”

12月23日,J121船启航向德雷克海峡挺进。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合恩角与南极半岛之间,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由于受南极风暴的影响,海峡终年狂风不断,是进入南极的最后一道难关。当地人把它称作“阴阳关”和“航海家的坟墓”,这里漂浮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浮冰,虽然J121船是万吨巨轮,但由于没有破冰能力,一旦与冰山相撞,也只是以卵击石,难免船毁人亡。

J121船降低航速,在船艏和驾驶室两侧都加派了瞭望更,导航雷达和声纳开始全时工作。在指挥员的果断指挥下,J121船顺利度过海峡,驶抵南极大陆。

南极是世界风暴最频繁,风力最猛烈的地区,素有“风极”之称。科考队在南极的60多天里,就遇到47天6级以上大风,其中10级以上大风达13次之多。

“我们必须抢在大海封冻前完成‘长城站’的所有施工建设。”刘光悠介绍说:“每天参与施工的海军官兵身上都结了一层冰壳,冻得嘴唇发紫,打满血泡的手连筷子也握不住。”

为了吊运物资,海军舰载机一次次突破飞行“界限”,创造了我国飞行史上的奇迹。

一次,在乔治王岛建站的100多名官兵被困在岛上。舰载机飞行员于志刚和刘力伟等主动请战,驾驶直升机迎着9级大风,越过冰山、绕过云团,连续飞了3个架次,终于把人员安全接到船上。

为了采集南极海底标本,J121船潜水长刘宝珠冒着生命危险,潜入56米深的海底,填补了我国南极海底考察的空白,并开拓了我国潜水事业的新领域。

在海军官兵和考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顺利竣工。1985年2月27日,完成建站工作的海军官兵告别南极,踏上返航的征程。

在142天的征程中,人民海军为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立下卓了越功勋,同时创造了人民海军舰艇远航的新纪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石油将在长庆油田建最大储气库
铁道部:火车票实名制试行效果非常好
晋冀鲁等九省区遭大到暴雪袭击
伊拉克要求250名美国“黑水”公司雇员离境
印度拟一年内首次试射洲际导弹
1月经济数据或今发布 预计CPI增1.8%
安监总局:对瞒报事故提高等级调查处理
土地整顿风暴升级 “陈年地王”被迫快步入市
中国三网融合将分两个阶段进行
复旦大学“曹氏DNA调查”项目锁定重点区域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