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不再“灰头土脸”
位于广西东南部的贵港市,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千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航,30多小时可直达香港和澳门。
由于看好贵港的区位优势,2004年1月,华润水泥(贵港)有限公司(下简称“贵港华润水泥”)成立,这是香港华润水泥集团设在贵港的生产基地。公司投资13亿元,二线年生产能力超过400万吨,年产值10亿元人民币。
该公司建在港口沿边地区,出厂的水泥通过运输管道,可直达港口码头装船。成本优势,是华润水泥落户贵港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贵港华润水泥所在的贵港市覃塘区负责人冯国忠介绍,华润水泥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各类污染治理设施。目前,该公司粉尘排放每立方米为30毫克左右,远远低于国家每立方米100毫克的排放标准,比50毫克的国际排放标准还要低。记者看到,在水泥运输管道的各个敞口,都安装了专业的吸尘设备。
与此同时,贵港华润水泥投资300多万元进行厂区绿化,如今绿地率高达40%。走进厂区,满目的绿色,让人实在难以把这与“灰头土脸”的传统水泥厂联系起来。
“现在不能说完全污染没有,但能做成这样确实不容易,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把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冯国忠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贵港华润水泥与周边企业共同建立了一条循环产业链,周边一些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渣,均可被利用为生产水泥的原料。此外,该公司还投资一亿元建成余热发电项目,即通过低温锅炉产生蒸汽,再运用汽轮机推动来发电,每年发电量8000多万千瓦时,这也使得每吨水泥可节约成本10到15元。
如今,贵港华润水泥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07年,覃塘区的年生产总值为1.5亿,而贵港华润水泥所交的利税就达到了6000万元。
在贵港华润水泥的示范效应下,水泥产业已成长为贵港的支柱产业之一。据了解,在一段时间内,贵港大大小小的水泥厂曾达到上百家,如今,经过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现在只剩下规模较大的一二十家。由于整体环境较好,台湾水泥集团最近也在贵港建设了一条工艺先进 、年产900多万吨的水泥生产线。一旦投产,贵港水泥年产量将达到1600多万吨,年产值50多亿,税收3亿。
因环保不达标,投资项目遭淘汰
位于广西东大门的梧州市,是西部地区靠近广东发达地区最近的城市之一。成立于2000年9月的梧州工业园区,是当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目前,园区有60家企业,80%以上是东部转移产业。
据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董学洪介绍,2003年-2005年,园区每星期要接待十多批前来考察投资的客商,可碍于当时园区基础设施没到位,只能放弃很多投资项目。
2006年,园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董学洪坦承,为了迎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浪潮,广西各地近几年兴起的工业园区都铆足了劲,竞争可谓是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园区选择企业,很多时候考虑不了那么多,但有一个原则不能违背,就是投资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每个项目必须事先进行环评,因为环保不达标,我们园区至今共放弃了十多家投资企业,其中包括香港的一家上市公司。” 董学洪表示。
2007年11月,生产世界名牌阿迪达斯系列运动服装的宝嘉制衣公司(香港上市公司),进驻梧州工业园区,年生产能力1500万件,年产值达6亿元,计划招收4500名员工。
23岁的吴刚,是梧州宝嘉制衣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他的工作是给短裤打上商标,每条计酬大约0.05元,月工资千元左右。吴刚是本地人,前些年曾去过外省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这几年广西发展很快,有很多工作机会,虽然工资水平较发达地区低一点,但我还是愿意回到家乡工作。”小伙子说,现在像他这样回到家乡就业的人已越来越多。
宝嘉制衣公司的对面,是广西奥其丽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牙膏、洗洁精等日化用品的民营企业,是2002年通过收购当地一家企业而进驻梧州工业园区。
“我们公司投入800多万元,安装了中央污水处理系统,达到了零排放。” 该公司总经理仲昭强表示。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