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风俗,今年是中国将端午节(农历5月初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的第一年,3天的小长假为粽子生产企业带来了商机,北京各大食品企业的信息显示,今年粽子的产销量比上年提高了20%到30%。
除了粽子消费量增长外,端午节的3天假日里,北京郊区旅游景点也挤满了游客。6月8日这一天,仅北京野生动物园的游客就达到了1200多人。北京野生动物园检票员李钢介绍,去年这个时候,北京野生动物园的游客只有几十人。
中国青年旅行社的信息显示,端午节假期,选择短途旅游的人数超过了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日和五一节假日。
2007年,国务院对节假日安排进行了调整,五一假日由过去的7天改为3天,同时增设清明、端午、中秋、元旦4个3天小长假,原来的国庆、春节假日天数保持7天不变。中国法定假日由过去的三个7天长假,变成了更多的3天小假日。
中国青年旅行社工作人员吴燕介绍,清明节是今年的第一个小假日,或许是人们还不太适应,清明节旅行社接待的游客很少。五一节假日原来的7天长假变成了3天,游客也比过去下降了许多。“端午节出游人数的增加,说明人民开始尝试着适应小假日。”吴燕说。
改变出行观念
“以往每年只有3个黄金周,好不容易出游一次,总是走马观花式地赶场。现在小长假多了,一个假期我可以专门看一个地方。”张宇说。
张宇爱好旅游,端午节的时候,他去了山东济南和曲阜。济南是山东的省会,曲阜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张说,除了在路上的时间外,他在山东整整呆了两天。“我在北京长大,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没有了别的纪念活动。但在山东,我看到了精彩的龙舟比赛,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张说。
山东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3天假期里,山东省接待游客数量达1079.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60多亿元。
和山东一样,许多地方成了人们在小假日选择的旅游目的地。贵州省在端午节期间共接待游客64.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6亿元。以端午节历史文化为背景的民俗游成贵州旅游一大亮点。
假期的分散使得居民出游变得常态化。张宇说,目前他已经在筹划下一个小假日中秋节的出行,“准备和父母一起去内蒙大草原上过个中秋节,听说那儿的月亮特别的亮。”张说。
更多迎合小假日的活动
游客出行观念的改变,使得旅行社开始设计新的产品以适应消费者。吴燕介绍,他们旅行社将中短线路旅游列为了向游客推介的主要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是2~3天的时间,“有些线路已经收到了很好的市场效果,元旦时候的旅游都有许多人预定了。”吴燕说。
吴燕认为,短期假日增加可以大大刺激短途家庭型休闲旅游市场,旅行社也可以获得新的商机。而且短线旅游的增加,使得城市周边的景点热了起来,人们不再扎堆于的著名的旅游风景点,这样均衡了地区间旅游经济,给餐饮、购物等相关行业带来了持续繁荣。
除了旅行社, 以往从来不会为了清明节 、端午节大做文章的商家,最近却都打起了清明节、端午节为主题的促销广告。理由很简单:清明节、端午节成了法定假日,3天的小假日,增添了许多消费商机。
北京知名家电卖场大中电器总经理毛晓军告诉记者,今年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小长假的销售额,将相当于去年“五一”黄金周的1.5-2倍。记者了解到,大中电器在清明节3天的销售量,占到了当月销量的一半。
而另一家趁清明节开业的家电卖场--苏宁北京海淀桥店,4月4日一天笔记本电脑卖出1000多台,数码相机超过2000台。“除了数码商品的热销,购买厨卫、空调等家装商品的消费者也明显增多。”北京苏宁市场部经理徐正飞说。
专家:应注重小假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希望,人们能够更多的注重小假日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小假日产生的经济效益。“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纪宝成专门撰文指出。
纪宝成说,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目的,主要是弘扬民族文化。过传统节日并不是单纯的休息购物,而是要回味文化,体味文化。
对于商家利用传统节日大做文章,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认为,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其实远远大于其商业价值。蔡继明希望人们在过节的时候,多注重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清明节去祭奠祖先,中秋节全家团圆等等,而不是去现代化的商场购物。“节日文化比黄金可贵。”蔡继明说。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