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中国公布7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吕 翎 • 2007-10-26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07年4月18日,由上海开往苏州的时速达20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973计划瞄准了铁路提速的需求,部署了高速列车安全服役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2007年9月26日,中国启动了包括73个项目在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简称“973计划”)。这些项目分布在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等8个领域,是为了着力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去年中央财政为“973”计划拔款了12亿多元人民币。

“973计划”始于1997年,这是中国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而做出的重要决策,也是中国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举措。

--在农业领域,973计划一方面围绕粮食安全需求,部署了农作物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及利用途径等项目,另一方面,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等重大需求,部署了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西部牧草遗传与选育、农业鼠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安全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人们发现转基因技术也与其他传统技术一样,存在一些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由于科学普及的不及时和不到位,尤其是质量安全研究的缺乏和薄弱,使人们对它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担心越来越多。

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提高产量和农业生产力;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中国人口众多,而耕地、水等资源又相对缺乏,所以转基因技术的作用尤其突出。

但是,在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国是否积极发展转基因水稻以及如何确保安全应用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其中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转基因水稻对人体是否安全,尤其是在天天吃、长期吃、大量吃的情况下会有什么后果?转基因水稻的种植是否会对野生稻和地方品种等珍稀资源产生不良影响,威胁环境安全和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因此,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农业重要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下简称“生物安全研究课题”)正式列入了中国这项“973计划”之中。

“我们的研究工作不仅要为国家决策提供转基因安全性的科学数据和结论,还要摸索出科学的评价、检测和监控方法来防范风险。” 生物安全研究课题首席科学家彭于发说。

据彭于发介绍,这项课题是中国第一个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基础性研究的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就是基因操作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的机理、转基因生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预测与控制的研究。

--在能源领域,973计划针对当前中国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进行了重点部署:在节能降耗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重点安排了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燃气轮机的高性能热--功转换科学问题等研究;在探索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部署了电动汽车用低成本高密度蓄电(氢)体系基础科学问题、超临界水堆关键科学问题、加速器驱动核能系统、生物质和风能的基础研究等项目。

--在信息领域,973计划针对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重点部署了宽带无线通信、可控可管的IP网、复杂系统的软件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项目。同时,超前部署了太赫兹、计算系统虚拟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资源环境领域,973计划重点围绕矿产资源勘探和全球变化进行部署:在矿产资源方面,安排了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及油气资源潜力的研究;在全球变化方面,围绕中国冰冻圈动态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对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演变和保护进行了重点部署。

--在人口与健康领域,973计划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的基础研究进行了重点部署,包括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抑郁症、出生缺陷、免疫相关性疾病等,同时继续加强对重要传染病基础研究专项和中医理论专项的部署,例如,启动了乙型肝炎重症化研究项目,以揭示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的关键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综合评估体系和干预手段,最终达到降低重症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据该项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武汉同济医院宁琴教授介绍,中国的重症肝炎约有70%由乙型病毒肝炎所致。而目前,中国对乙型肝炎重症化的过程缺乏系统性研究,临床缺乏敏感、特异和切实可行的综合风险评估体系,导致重症肝炎不可预测和难治。

“我们的研究项目将以揭示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关键环节为研究主线,深入剖析与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生物学特征,建立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早期预警和病程监测评估体系,探索防治新方法。” 宁琴教授表示。

--在材料领域,973计划在重视发展高技术新材料的同时,重点部署了紧缺战略矿产资源高效分离提取与清洁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镁合金、钛合金材料制备与加工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有色金属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尽管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矿产资源品位低、难处理,以目前常规技术可处理的矿产资源仅占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色金属资源的紧缺状况日趋严峻,这将给中国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带来极大风险。

因此,一项由国家资助3000万元的提高战略有色金属资源利用效率的科学基础研究课题,此次被正式列入“973”计划重大项目。该项目涉及选矿、冶金、化学、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是针对铜、锌、镍、钛等主要紧缺战略有色金属难处理矿产资源的共性问题,形成清洁高效的冶金新体系与新方法,实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位于中国湖南省首府长沙市)教授陈启元介绍,研究项目立足于解决国内紧缺的战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难题,对保障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陈启元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该项目研究期限为5年,取得预期成果后,将可扩大中国紧缺战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经济储量:按2005年矿产金属产量及80%的平均金属回收率计,预计铜、镍、锌的静态保障年限可分别延长12年、40年和18年,钛资源利用率达到30%至35%左右,提高一倍。

--在综合交叉领域,973计划一方面瞄准重大工程建设和铁路提速等需求,部署了大型装备设计制造、高速列车安全服役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另一方面,针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部署了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等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并同时在微流控学、过程科学、遥感反演理论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在重要科学前沿领域,973计划针对中国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数学与物质科学的重要前沿问题部署了一批项目,围绕免疫系统起源、基因组进化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和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基于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ARGO)的海洋环境研究等海洋科学重要问题进行了重点部署。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