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恐龙化石:最新出土引发新“猜想”
• 2006-10-08 • 本刊记者 唐元恺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灵武恐龙化石的研究对于蜥脚类恐龙的形态学、分类学和系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将为了解中生代地理及全球古动物地理区系的形成提供重要信息。”徐星博士说。
专家们判断,中国灵武地区出现蜥脚类梁龙化石年代正是侏罗纪末期,而这一时期正是蜥脚类恐龙统治地球顶峰的“黄金时期”,成为了曾经在地球上存在过的最庞大的生物,无论多样性、智力、体型上都远远凌驾于同时期的其它生物。同时,这时候全球各地的气候都很温暖,中国南部,早期侏罗纪时处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中晚侏罗纪逐渐变为炎热干旱环境;而中国北部,早、中侏罗纪气候温暖潮湿,晚侏罗纪温暖潮湿地区缩小,而当地温暖湿润的气候正好适合蜥脚类梁龙的生长,似乎可以说明在灵武发现梁龙化石是可以解释的。
    梁龙等恐龙生活的时代是了解大陆漂移形成的一个重要时间段。“在三叠纪末、侏罗纪早期,泛大陆开始分离最终形成今天的这个大陆格局,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板块漂移学说’,但大陆究竟是如何开始漂移并形成今天的格局还是一个人类没有完全了解的问题。”徐星指出,有假说认为亚洲最早从泛大陆上分离出来,之后其它的大陆也慢慢分离,“灵武梁龙化石的发现,也可能使得大陆漂移学说中‘亚洲最早分离’的假说不成立。”
    “可以推测,亿万年前,亚洲与曾发现梁龙化石的非洲、南非洲、北美洲可能同属一大陆板块。”莫进尤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种种原因,几大洲慢慢漂移开来,梁龙也就被分割到了不同的大陆板块。
    徐星则谨慎地表示,需要对此次发现的化石与其它大陆的分支亲缘关系比较、发现地具体的地质时期等众多信息的深入分析才能确定梁龙在中国的起源、分散和迁徙,进而才能知道会在多大的程度上质疑“亚洲最早分离”的假说,真正找到今天大陆生成的原因。

 

                            世界上最长脖子的恐龙化石现身
    “此次能发掘出这么长脖子的恐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在昌吉奇台县1号采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海军面露喜色地披露说。他的面前是一条L形状的蜥脚类食草恐龙的颈椎骨化石。“ 这条化石的数据传到了北京,经过专家们的共同计算,它应当有19节,总长度为15米,美国俄亥俄州出土的“世界第一龙”的脖子的长度是12米。”王还确认,这条恐龙身长达35米,可称得上是“亚洲第一龙”。
    奇台地处准噶尔盆地东部边缘,距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市约370公里,在其茫茫戈壁滩上,有一片连绵起伏的褐红色山丘,它们是侏罗纪时代的沉积岩,曾经是恐龙的乐园。据专家推测,距今1.8亿年至7000万年前,这一带曾是气候潮湿、森林茂密和水草丰盛的湖区,水中岸边生长着各种藻类、蕨类植物和软体动物,四处都是沼泽,非常适合恐龙生活。后来,是神奇的“造地运动”,使这里茂密的森林消失了,湖水也“蒸发”了,所有的动植物全部被埋藏在了地下,变成了一片茫茫荒原。从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在其南部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多具恐龙化石,其中包括被称作“世界第二大”的恐龙化石。在科学家眼里,这里是世界上恐龙化石最集中、种类最多的和个体最大的地区之一。据他们探测,它至少埋着近200具恐龙的化石。很可能有人们尚未发现的新的恐龙化石。
     尽管此次出土了“亚洲第一龙”的,但专家们心里仍不免感到遗憾:没有找到一个完整的恐龙头骨化石。根据这一恐龙化石脖子的完整形状和长度,他们原以为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是大有希望的--这将是轰动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以前,专家们曾在新疆发掘出4块比较完整的恐龙头骨化石,都是食肉类恐龙化石,还没有蜥脚类食草恐龙的头骨化石。原因是食草恐龙化石的头骨比较薄脆,不容易保存完整。目前,中国挖掘出唯一的一个此类恐龙的头骨化石,是在四川省自贡发现的,但已严重变形。
     “找不到完整头骨化石的原因可能有两个。”王海军分析说,一个是恐龙头骨与脖子分离后,可能被水冲走了;另一个是根据脖子弯曲程度,很有可能被埋压在颈椎骨化石下面。这意味着“希望还在”--不排除在后期清理搬运化石的过程中,还将会有新的发现。

                             仍未发现恐龙蛋化石的蛛丝马迹
     在此次发掘过程中,专家们曾试图在奇台这个恐龙化石最集中的地方发掘出一些恐龙蛋,因为到目前为止,新疆境内还没有发掘出一颗恐龙蛋。然而,他们又一次失望了。
    恐龙和现在的孵化动物有根本上的区别,后者自己产蛋和孵化,而恐龙是产蛋后很快就离开了,蛋靠自然环境变化来孵化出壳。按照很多专家的说法,之所有没有找到恐龙蛋化石,可能有三种原因:一种是恐龙蛋都正常孵化了,自然就找不到恐龙蛋化石;另一种是这里气候不适合恐龙的自我孵化,它们成群结队地跑到其它地方孵化去了,等长大后再回到这里生活;最后一种说法是,这里的恐龙化石都是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而恐龙蛋化石基本上都是属于白垩纪时期的,大概那时候地质变化频繁,很多恐龙蛋不能被孵化出来,才埋入地层变成了化石。
    也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在恐龙年代末期,这里有一种小型的哺乳类动物,专门以吃恐龙蛋来生存,“这种动物没有什么敌人,繁殖得越来越多,最后吃光了恐龙蛋,奇台的恐龙便随之而灭绝了。”
    对奇台恐龙的灭绝,专家们更有着种种猜想。有的认为,这里和世界其它地方恐龙的瞬间灭绝情景很相像:那就是与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的坠落有关。当时一颗直径7至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了一场大爆炸,奇台的恐龙和地球上所有的恐龙便一起灭绝了。而有的则认为,当时地球上气候大幅度下降,大气含氧量下降,而恐龙是冷血动物,无法适应这里冰冷的气候,全部被冻死了……


 

   上一页   1   2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