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性教育遭遇困境?
“在我们学校,虽然有健康教育课,但是一直不受学校重视。”李翔鹏说,“只要一讲到性心理、性生理知识的章节,老师就让我们自习,而且其他课程的老师还经常占用健康教育的时间来补课。健康教育课上,老师教的我们都知道,而我们想知道的老师都不教,真是很无奈。”
《北京青年报》2005年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有半数初中生对当前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表示不满意,认为“当前学校性教育太保守”。有41.8%的初中生认为“学校里讲授性知识应该跟讲授语文和数学一样重要”。
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学校开展性教育的程度、能力和水平受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制约,教育体系现行的性教育还停留在生理常识、生殖解剖的阶段,远远不能适应复杂现实的需要。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在性教育这方面依然处于空白阶段。
“师资缺乏是第一大难题。”兰州市第九中学政教处主任魏海燕无奈地说:“现在学校的健康课老师还是由原来校医院的医生担任,虽然经验很丰富,讲课也很生动,但与性教育的专业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有些从事性教育的人只懂得性生理学,其他方面涉足不深,对性也没有正确的认识,有些老师一边在给学生讲性教育课,一边主张对未成年人实行性禁锢。”甘肃省艾滋病性病预防咨询站主任庄严则表示,“这方面的师资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缺乏,而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中国妇女报云南记者站站长梁苹,从2003年年底,开始参与云南生育健康研究会培慧小组在云南石屏县龙棚乡的4所小学的性教育培训项目。梁苹说:“其实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都希望从课堂上学习性知识。但是在农村,性教育不仅缺乏而且极具挑战性,对农村孩子谈性的难点来自于老师内心的障碍。”
培训项目一开始就遇上了来自当地学校老师的阻力。老师们强调,小学没有性教育的教学任务,如果在小学开这样的课,家长甚至整个地区都会责难他们,以往就发生过老师给学生上性知识课后被叫成“黄色老师”的事情。课程中每当出现与“性”有关的内容时,老师们采取的办法都是让学生自己看,从不在课堂上讲。
经过努力,20多名老师接受了首期培训。但是当培训进入到与性有关的内容后,课程中反复出现了性器官的名称。虽然培训者一直试图活跃气氛,但从老师们目不斜视、正襟危坐的姿态中仍然可以看出他们的尴尬和被动。一名小学女教导主任,上了第一堂课之后表示再也不参加这个培训班。
“只有消除了教师的心理障碍,再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性健康知识的传播才能实现。” 梁苹说。
此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青少年生理早熟现象也呼唤性教育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兰州市第九中学保健课老师芮筱玲说:“现在同一个班的学生发育情况不一样,上课却在一起,对一些身体发育早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课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
“性教育应该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即小学阶段就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的陈一筠教授认为。
陈教授指出,性心理教育应该在青少年的青春期到来之前就开始。例如在小学就可以讲一些适当的内容:生命的渊源、发展,生理现象的原理等。对于伴随青春期到来的成长现象,家长和老师不但要让少男少女懂得自重自爱,还应让他们了解基本的安全措施。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