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性教育该如何进行 最困难的一门课程
• 2007-02-08 • 本刊记者 吕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2005年12月25日,年仅13岁的男孩曾文(化名)闯入一户居民家企图非礼25岁的女主人,幸好听到女主人呼救的保安及时制止了他的行为。

“我是个学生,你们饶了我吧!”正处在变声期的男孩在北京市交道口派出所里号啕大哭,“阿姨,今天我所做的一切对不起你,我希望阿姨谅解我,以后我再也不会这样了。”

“孩子自己说是上网吧看‘毛片’(色情片)后想模仿。”曾文的父亲一直在叹气:“昨天晚上我和他妈妈商量到很晚,觉得以后应该在青春期教育上多引导孩子。”

中国有着数量庞大的青春期人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内分泌调节下,身心发生着巨大变化。面对生殖器官的迅速发育、第二性征的相继出现以及各种性心理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表现出焦虑和烦恼,他们渴望及时得到相关问题的解答、指导和帮助。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尚处于性封闭的时代,青少年很难接受到正式、系统的性教育,处于性知识贫乏,性教育观念陈旧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的大量涌入,人们的观念也逐步发生了变化。20多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青春期性教育作为生理卫生课的一部分悄悄地走入了学校课堂。

2002年1月,中国第一部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系列教材伴随着社会舆论的关注和争议正式出版,教材针对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年龄段青春期青少年,涉及青春期性发育、性心理特点和障碍、性保健和自我保护、性伦理学、婚恋期性教育、性生活避孕、性功能障碍、常见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及艾滋病的预防等多个方面。此套教材的出版意味着“性教育”在学校开始走向制度化,“性教材”公开摆上了学生的课桌。

然而,青少年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依然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加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性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的观念中,性话题还是一个禁区。随着近年来婚前性行为的增多、性病和艾滋病的低龄化趋势、少女怀孕的增加等问题的出现,青少年性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