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汉语教学面临困境 语言教育呼唤改革
• 2007-02-08 • 本刊记者 吕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兴趣下降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唐亮说,他一直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大学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所选择的也都是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专业,但是回想起自己十多年的语文学习经历,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很难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上往往只是一个基本的训练,更多的是靠自己课下看一些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文学感悟能力。而他周围的同学,除了像他这样偏爱文学的以外,大多数人都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有很多同学抱怨说学习语文毫无用处,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在语文学习上。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学目前正面临一个悲哀: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而其主要原因就是语文学科突击效果差,需要不断积累,不是短时间就能出成绩。而现在不少学生又往往受升学考试的影响,淹没在名目繁多的练习中,这其实是一个语文学习的误区。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倪文锦认为,考试过分强调标准答案,也会使学生兴趣索然。语文考试应注重综合性,而不是考零碎的局部知识,更不能过分强调标准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巢宗祺则指出,在语文学习中,最让学生头疼的莫过于语法了。而语法教学确实存在严重的缺陷。在许多地方,语法教学耗时多而收效小,还可能败坏了有的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中学里教的语法似乎是大学中文系语法教科书的缩编,采用的是一个以语法学术研究为本位的知识传授系统,十分注重理论上的严密性和内容上的系统性。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对中小学生来说,过于理性,有的地方过于琐碎,过于专业。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还认为,现行语文教学中对阅读的不恰当引导,也是扼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许多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架空了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漫无目标的讨论;曲解文本内容,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式的分析。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无益于语言的积累,无益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还极大地伤害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便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