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水平需严格把关
路文彬博士回忆自己求学经历的时候说,过去研究生导师多是学术届的精英,是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具备出众的学术研究能力并在相关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而如今,高校对于导师的把关已经相对松懈的多,有的缺乏带研究生经验,有的甚至不具备带研究生的资格,但依然成为研究生导师中的一员。
而且社会竞争的压力不仅仅作用在学生身上,对导师也有不小的影响,经济压力,职称压力,以及学术研究的压力,令许多导师忙于自己的事务,指导学生的时间大大减少。有句话说的很贴切,“有水平的没时间,有时间的却没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对此很有感触,他说,目前研究生很多几乎是处于“放羊”状态:“师生之间一两个星期见一面,而有的要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才能上一次课。有的导师忙于自己‘赚外快’和‘做学问’,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有的甚至导师和学生‘老死不相往来’。”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