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行走于边缘的职业教育
• 2006-09-06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调整

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一般都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

正是由于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平衡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2003年12月,中国首次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国家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当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启动实施了“3年50万新技师培养计划”。

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务院决定,“十一五”(2006-2010)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以及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将达到800万人,大体相当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要切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要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目标。

2006年6月,中国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下简称《意见》),首次就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意见》提出了一个目标:到2010年,中国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力争到2020年,使中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

但是,有很多专家认为,中国要改变职业教育的窘境,不仅要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和技术工人的待遇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解决好如何全面提升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问题。

一些地方和企业已开始做出实质性的努力。最近,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位于北方地区天津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已有538名技术工人分别享受到了高级经理、二级经理的待遇,还给6名奋战在一线的高级“蓝领”配备了“捷达王”公务用车。

   上一页   1   2   3   4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