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行走于边缘的职业教育
• 2006-09-06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变革

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1980年10月7日,中国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于是,中国将一批普通中学改制为职业中学,并且要求一些单位和学校联合办学。这个时期,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都能分配工作,职业教育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局面。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出现了下岗工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开始无法安置工作,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计划订单政策随之终结,职业学校招生开始出现困难。职业教育需要面对劳动力市场,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

面对这样的困境,各地教育部门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其中,一个核心策略就是“对口升学”,即学生选读职业学校,同样具有继续升学的权利和机会。在当时,这不仅是为学生增加了一条毕业出路,而且成为维系职业教育发展命脉的关键。据调查显示,当时大多数学生进入职业学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可以继续到高等职业院校接受教育。正是通过采取以上等一系列措施,中等职业教育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震荡。

2004年中国国务院在一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纲要中,从政策层面对职业教育的效能范围和发展趋向做出了整体性规划。此时,职业教育的功能日趋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口升学”,而是与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和改革结合起来,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例如负责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培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