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中国式“换脸”
• 2007-02-08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风险“一触即发”

异体移植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免疫排斥,这正是李国兴目前面临的最大难关。为了确保李国兴的身体不排斥刚刚移植过来的“新脸”,他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不仅面临健康风险,而且花费不菲。据了解,即使使用最便宜的国产药,李国兴一个月的开支也在1000-2000元人民币,这几乎是他所在村庄一个月的总收入。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滕利医生说,免疫抑制剂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它对整个机体都是一种损伤,使得患者更容易受到病菌侵袭。而一点细菌的侵入都会让这次“换脸”手术功亏一篑。

“最怕的意外是感染,现在采取一切的措施都是围绕防感染开展的。” 郭树忠说。在他看来,“换脸”手术之于患者和医生,都像“在走平衡木”。

为了防止细菌感染,李国兴现住在一个高度清洁的病房。这个病房里空气都是净化的,进到这个房间所有的东西都要消毒,包括他吃的食物,医生进去要穿的衣服和戴的手套。护士进入房间,要过5道门,仅更换衣物,就要近半个小时。护士“全副武装”进入病房后,一次至少呆8个小时,因为多进出一次,就多一分感染的危险。现在共有8名护士,分3班轮流护理李国兴,包括每隔4小时,滴一次眼药水,每隔2小时,清洗一次口腔……

 

“换脸”被指犹如一场闹剧

“就像人们换衣服,‘换脸’时代已经到来。” 有人这样预言说。但是,对于这种舆论,一些专家学者深表担忧。

滕利教授认为,“换脸术”作为科学上的一种探索,值得做。它的实施表明医学发展到今天,的确能够解决一些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更多地应该在实验室进行充分的动物实验研究,在动物实验成熟的前提下,再上临床。

“这种手术绝对不能合法化!这种手术一旦合法化,可能就会变异,发展到美容的领域,谁都想换一张美人脸。试想,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社会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说。

“‘看脸认人’已成为人们固有的思维,换脸后出现了另外一个面孔,别人该把你当成谁?试想,一个已经去世了的人没多久忽然出现在大街上,这必将引起人们的恐慌。再如,一个四十岁的人换了一张二十岁的脸,术后肯定会产生身份的混淆,孩子要对一个看似哥哥的人喊父亲。”夏学銮教授说。

“你能想象死去的老伴牵着别的女人在大街上溜达的情景吗?” 对于“换脸”可能引发的身份错乱,一位医生提出这样的设问:“你能想象抱着丈夫的身体,而亲的却是别人的脸吗?” 

在中国著名民法学专家梁彗星教授看来,“换脸”手术一旦被滥用,将会对社会管理制度造成极大的挑战。中国目前的身份证上只有本人的照片,也即主要是依靠一个人的外在“脸面”来确认其身份,并没有采用国际上以指纹、声音的频谱和眼底视网膜甚至DNA测试来认定一个人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换脸”手术就会成为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的手段。

“‘换脸’手术将是一场闹剧,法律是不会允许的。”北京大学教授、知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坦言。

与郑也夫相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的观点更为激进。“我坚决反对!今天‘换脸’,说不定明天就去换头了。那将是很荒谬的,这个人是谁?是头的主人,还是身子的主人?”

   上一页   1   2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