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中国立法规范器官移植市场
• 2007-02-08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遍地开花”结下苦果

在很长时间里,中国医院从事器官移植可以不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也不需要在专业协会备案,以至于很多不具备条件的医院,也竞相开展器官移植手术业务,这种现状被业界称为“遍地开花”。

“中国器官移植行业一度非常混乱,期间走了很多弯路。” 陈大志说。

据不完全统计,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可以开展肾移植的医院达到368家,肝移植的有200多家。而在医学技术最发达的美国,能够做肝移植手术的只有约100家医院,有资格从事肾移植的不过200家。

据陈大志了解,目前北京至少有30多家医院开展过肝移植手术,但实际上,有五、六家医院就足够了。

“很多医院条件根本不具备,技术人员全都是从别的医院临时请过来的。” 陈大志认为,如果按照卫生部此次规定的市场准入条件,北京市目前从事肝移植手术的医院 “至少有一大半不合格。”

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医院热衷于器官移植?一个广为认可的理由是,很多医院认为能否开展器官移植手术,是判断一家医院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而且,国家卫生部也曾规定,一家医院要评上“三级甲等”(行业资质认定),必须能施行器官移植手术。尽管这一规定已被废除多年,可仍然好似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很多医院争相“上马”器官移植业务。

陈大志分析认为,一些中小医院开设器官移植业务,主要是为了显示综合实力,经济利益考虑的相对较少。而一些大医院争相开展器官移植手术,则两个目的都有,除了显示综合实力,更主要的是为了增加创收。

器官移植“遍地开花”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不仅包括人力,财力,还包括极其珍贵的器官供体。

散乱的状况也造成手术质量难以保证,一旦得不到很好的术后管理,患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事实上,由此产生的医疗纠纷和事故已在中国出现不少。

此外,中国目前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全国供体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各医院对器官供体便展开了激烈的无序竞争,于是,“器官黑市”便在中国一些地方出现,一度还呈现扩散的态势。

由于器官“黑市”的出现,医院取得器官供体的费用随之迅速提高,进而导致器官移植手术费用也“水涨船高”。

而且,由于供体市场非常紧缺,又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这也导致有人利用各种关系,“插队”来获取供体器官,而那些急需移植的患者却只好等待,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知名伦理学家王延光认为,在器官供体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按什么标准来确定哪些人应该最先接受器官移植,是一个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议的伦理学难题,例如,有的专家认为应该按年龄大小,有的认为按排队先后,有的认为按病情轻重,有的认为按社会贡献大小,等等。

“我认为这(“插队”获取供体器官--编者注)关系到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作为国家卫生部医学伦理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延光对《北京周报》呼吁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