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中国立法规范器官移植市场
• 2007-02-08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世界第二大市场”的尴尬处境

器官移植曾是人类长久的梦想,被誉为“21世纪医学之巅”。这项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已有临床尝试,进入90年代后期,中国器官移植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开展了国际上所有的临床和实验性器官移植类型。

中国卫生部的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大陆器官移植手术以每年超过1000例的速度增加。1993年到2002年的10年间,中国大陆肾移植的总增长率为322%,美国为141%;年均增长率达到14%,美国为4%。如今,中国全年的器官移植手术已近万例,在临床数量上的排名,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

这种增长速度可从北京市器官移植中心的业务增长量得到充分体现。据陈大志介绍,该中心1999年9月做了第一例肝移植手术,在之后的7年时间里,从10例、30例,一直增到如今每年100例左右。

陈大志告诉本刊记者,患者在北京市器官移植中心做一例肝移植手术,需要花费25-30万元人民币,而同样的手术,在美国需要25-30万美元,两者相差近10倍,就是与韩国相比,中国目前的手术价格也低6倍左右。正常情况下,在北京市器官移植中心做肝移植手术,时间短的只要等一、二周就能联系到供体器官,时间长的也只需要一至两个月。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器官供体网络,我们做的时间较长,拿到器官自然相对容易些。” 陈大志解释说。

但是,器官来源充足的医院在中国只是极少数,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器官供需矛盾非常紧张。

据了解,目前中国每年有近3000位患者接受肝移植,而需求者是30多万人;中国每年新增约12万尿毒症患者,其中有97%的病人只能在等待器官源的过程中死去;在全国500万盲人中,因供体缺乏,每年只有不到1200名病人能接受角膜移植。

然而,在供体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中国的器官来源渠道却非常狭窄单一。2006年4月,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移植的器官来源,主要是公民在去世时候的自愿捐赠。出于救死扶伤的目的,对于一部分犯有严重罪行的死刑的犯人,他们自愿并签名或者其家属同意,并征得有关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严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才可能利用这些犯人的器官。毛群安表示,从实际情况看,死刑罪犯的器官利用是极个别的。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利他主义”行为,鼓励活体和死后捐献器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表示死后捐献愿望的人较多,而真正实施捐献者则寥寥无几。与此相对照,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器官移植大部分是来源于死后捐赠。

对于这种差别,陈大志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中国人认为身体受之于父母,死也要“完整入土”,而尊奉基督教的西方人则追求“灵魂上天堂”,认为肉体只是灵魂的外壳。

“死后捐献遗体是件好事,但做起来很难。”北京市女出租车司机李玉静不假思索地说。问其原因,她想了一会笑着说,“如果捐献了我就死无全尸了,这样多不好啊!”。在她看来,捐献遗体只是最近几年才听说,可能过几年情况会好些,因为社会进步了,人的观念也会随之进步。在本刊记者所作的一项小规模的随机调查中,李玉静的观点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可是,与传统观念约束相比,还有更为尴尬的事情。这就是想志愿捐赠器官的人在中国却常常找不到正规合法渠道。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长时间没有出台有关器官移植的专门法律。

“我常常接到一些志愿捐献者的电话,可是医院不敢要啊,要是一旦在操作细节上出了问题,那麻烦可就大了。” 陈大志说。

其实,陈大志的担心在现实中已经被证实。例如,北京某医疗机构曾开展了一例亲属间的器官移植手术,尽管各方在手术前都签了手术同意书,但术后器官捐献者身体出现了异样,便向医院讨说法。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限定,医院从此陷入了漫长的医疗纠纷,其结果很可能导致器官供体、受体和医院各方的权益都无法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

此外,正是由于供体来源的混杂,也直接导致中国器官移植行业一直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从技术设备来说,中国器官移植行业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陈大志明确表示。作为这个行业内的一员,陈大志对于中国器官移植行业目前面临的尴尬处境,只是抱以一丝表情复杂的微笑,并没有作过多的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