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一个农民的环保之路
• 2007-04-17 •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为了保护身边的河流免遭塑料袋的白色污染,一名中国农民自己掏腰包送菜篮子给当地居民,这在水环境严峻的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浙江省永嘉县农民陈飞住在楠溪江边,过去6年送出了6000多个竹篮,呼吁人们不要再用塑料袋买菜。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居民和政府部门纷纷参与清除楠溪江的白色污染,使得沿江两岸如今已很少再看到废弃的塑料袋。

楠溪江全长约150公里,由北向南流淌在永嘉县境内,是1988年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著名。

2000年夏天,大雨过后楠溪江河床猛涨,河面上飘起了成堆的塑料袋,白色污染严重得让陈飞感到惊讶。52岁的陈飞回忆:“小时候,楠溪江边看不见白色塑料袋。”从那时起,他开始了自己的环保之路。

当年底,陈飞提着两只竹篮子,来到永嘉县城最大的菜市场,呼吁人们“告别塑料袋,重提菜篮子”,这在当地引起人们的好奇:现在谁还用菜篮子?陈飞一遍遍地解释:“塑料袋污染环境,而且含有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接受,陈飞每次宣传都免费分发一些自己出资定做的菜篮子。他还定期到楠溪江两岸的乡镇,向人们收购废旧塑料袋。

因为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陈飞去年获得了中国环保最高奖——地球奖。他提着篮子到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仪式。

2005年,陈飞在老家珠岸村创建了“中国无塑料袋第一村”,并给全村800多个家庭每户送了一个竹篮。

陈飞发放的竹篮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已达六七万元。这笔费用主要来自他的化肥生意,两个子女也多次出资赞助。老伴对此也很支持,经常陪着他到各地宣传。在陈飞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保护楠溪江的行列。珠岸村的老人们还自发行动起来,成立了一个小组对全村进行环保监督检查。今年6月,永嘉县将成立“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

当地政府一直注重保护楠溪江。永嘉县政府早在1988年就规定,楠溪江中上游地区一律不发展工业,同时还限制沿江两岸附近发展大规模的畜禽养殖业。

永嘉县前副县长郑秋文回顾说:“不在楠溪江上游地区发展任何工业的决策被证明是明智之举,要不然就不会有今天这一江清水了。”

县环保局现在每年拨出60多万元专款,将数百里江面分段承包给上游地区各乡镇的农民,由承包人每天在自己负责的江面打捞垃圾。最近,环保局还准备在楠溪江上游段的鹤盛乡岭上村建小型污水处理厂。

像陈飞这样自发保护环境的人士在中国还有很多。去年地球奖获得者中,有人自费回收废旧电池30余万节,组织中外志愿者2万多人次绿化衡水湖;有人默默从事环境教育工作长达20多年;有人业余从事环保工作15年,研究发明环保节能技术39项。

中国政府正大力整治各地江河污染。今年年底前,中国将在所有城镇收缴污水处理费。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