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谁谋杀了白洋淀?
• 2007-02-08 • 本刊记者 吕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管理体制的弊端

武汉大学教授、环境资源法博士生导师吕忠梅认为:“白洋淀问题其实是管理体制问题。”她表示,目前的水管理体制严重违背了水的自然属性,条块分割,地域分割;政出多门,重复管理;各部门都对水有一定的管理权限,但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衔接的机制。实际上是有权无责,有利益时相互争夺,有责任时相互推诿。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助于水体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白洋淀管理处处长李清禄也表示,早在七年前,当地就曾成立过一个负责白洋淀综合管理的部门,包括管理白洋淀周边水利工程、执行省防汛指挥部的调水计划、分配淀内水资源、征收水费和水面使用费、编制白洋淀治理和开发规划,以及监督防止淀内污染等工作,这就是目前的白洋淀管理处的前身。

目前白洋淀管理处除了只负责管理白洋淀周边的30个引水闸,并没发挥其他的管理作用。记者从当地了解到,现在也并没有其它机构具体来负责整个白洋淀水域管理。各个码头只设有安排游客游览的售票点,分属不同的县市。

“白洋淀治理的根本,在于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统一管理的机构和管理办法,光靠补水或者治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李清禄说。

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出台的《水污染防治法》,确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区域管理模式。但是事实证明,水污染控制的区域管理体制因不符合水的生态规律,其管理效率与效能是难以实现法律设定的目标的。区域管理无法解决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岸上与水体等各种利益的协调问题,最终会使下游成为直接纳污场。

对此专家建议,应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选择流域管理和集中管理的模式。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水生态安全保护等纳入一体化轨道,由统一的机构进行全流域的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