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任何工程必须服从于环保”
• 2007-02-08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任何工程必须服从于环保,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张天华表示。

野生动物通道问题被认为是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的头等生态问题。为了保障可可西里等地的藏羚羊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设者在沿线专门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并根据不同动物的迁徙习性,将通道设计为桥梁下方、隧道上方等几种形式。其中,对于藏羚羊等中小型动物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要求大于3米,对于藏野驴、野牦牛等大型动物的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要求大于4米。

2003年8月,为保证一个月前从可可西里南部前往北部产仔的藏羚羊顺利回迁,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要求沿线施工单位停工让路,全面清理动物通道的施工现场,对施工车辆实行管制,禁止鸣笛,引导藏羚羊通过动物通道。

在一段时间内,曾遭到人类疯狂捕杀的藏羚羊只要一听到车辆和人的声音,立即就会逃之夭夭,一般在一公里内很难接近到藏羚羊。

据了解,今年5月16日,可可西里保护区东部的首批67只怀孕藏羚羊悠然自得地通过了青藏铁路五北大桥,进入保护区腹地迁徙产仔。到目前,已有上千只临产藏羚羊借助动物通道安全顺利地穿越了青藏铁路。

“今年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时一改过去的犹豫徘徊,开始大大方方地结队通过动物通道。”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嘎说。可见,人类的关爱已让藏羚羊渐渐淡忘血腥的过去,开始与人类亲密接触。

2006年 6月2日中午,记者见到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站站长文尕时,他正要出去巡查,在他管辖的范围之内,大约有1万只藏羚羊。

文尕所在的管理站只有4名工作人员,打电话要到三、四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日常生活用品也要在几十公里以外运过来。在管理站简陋的办公大楼内,有一间关于藏羚羊的展览室,走进去,一个大型横幅最为引人注目,上面写满了要求保护藏羚羊的个人签名。

“以前我们条件艰苦多了,住的是大棚,出去巡查是骑马,甚至是走路,现在我们配备了一辆吉普车,住上了楼房。”文尕手指停在身旁的吉普车,笑着对《北京周报》说。

“青藏铁路建设十分注重藏羚羊的保护,现在大规模的猎杀藏羚羊基本得到了遏止,我们保护好藏羚羊没有任何问题。”高大威猛的文尕站长信心十足地表示。

高寒草原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冻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地方降水量很少,夏天冻土融化后,就能给地表植被提供水分,冬天又能把积累的雨水冻结起来,这就等于地下有一个水库。如果冻土不断融化、水位持续下降,不仅会给青藏铁路的路基带来损害,对整修沿线的植被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基于这种情况,青藏铁路采用了架高路基,或者在路基上安装撒热器的方式,尽量减少热量下传到冻土层。从目前来看,这种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在许多游客眼里,这种安装在铁路沿线、外观精美的散热器,已变成了一种风景。

“在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对环保问题非常重视,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这是值得欣慰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恒生对《北京周报》说,“但是,通车以后,对环保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是一个同样不容忽视的问题。”

长期关注与思考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的王恒生老教授有一种担忧。他认为,青藏高原生态之所以没有遭到破坏,成为中国最后一块“净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落后的交通。

“青藏高原太贫穷了,火车通了以后,肯定会伴随一场资源开发的热潮。对于脆弱的青藏高原而言,稍有不慎,将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说真的,我内心真有这种担忧。” 王恒生不无忧虑地表示。

实际上,王恒生主要并不是担心政府的眼光短浅或急功近利。“青藏高原地广人稀,政府管理肯定是件难事,这就给一些人掠夺式开发提供了可乘之机。” 王恒生说。

令人高兴的是,对于火车开通后的环保问题,政府部门已有所考虑。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对于火车运营期间的环境保护,早已开始制订一套预防的措施,包括对旅客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对废水的处理、对固体垃圾的收集、对沿线冻土的温度、水质监测等。

“火车通了以后,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政府监管。”张天华副局长表示。 

   上一页   1   2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