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垃圾处理: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的攻坚战
• 2007-02-08 • 本刊记者 兰辛珍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垃圾处理瞄准市场化

中国在2002年就大力宣传垃圾的分类回收,在主要的街道,居民小区都设立了分类收集的垃圾筒。新疆吐鲁番市街头的环保垃圾箱。cnsphoto

2月10日,世界500强之一的法国苏伊士集团在上海表示,中国包括水务和垃圾处理在内的环境产业投资容量十分巨大,苏伊士决定把其亚太区总部设在上海,今后两年内其在华投资可望翻一倍。

苏伊士集团与上海国际化工区建立了一个长达50年的合作关系,负责投资、设计和管理其水务、污水处理和废物处理设施。双方还签约共同建设和经营一家垃圾焚烧工厂,处理上海化工区内工业企业产生的垃圾,有效期限长达30年。

除了上海,苏伊士还将北京、青岛和南方的珠江流域、中部的重庆列为重点投资区域。

不久前中国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公布到2010年中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让从事环境卫生作业和生活垃圾处理的主体由政府包管向现代企业转变。

让民间资本以及外资投资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市政公用设施,是中国政府早已经允许的。日前,各城市已建立了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专业企业,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也在逐步推行,城市垃圾处理市场化步伐正在加快。

据悉,广州市在近5年中投资24亿元建设的4个垃圾处理大型设施项目中,社会企业投资就占了13亿元。

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企业是由政府管理的,政府是城市垃圾处理惟一的管理主体、也是主要的投资主体、运营主体,这阻碍了市场化的发展。

“从全国来看,社会资本只占到了垃圾处理的2%。”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研究员杜林说。

许多城市正积极改变现行的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

中国还建立和完善了与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配套的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政策及法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以及国际资本用于垃圾处理。

杜林介绍,中国政府每年需要拿出300多亿元人民币来为垃圾买单。中国城市垃圾处理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