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革命党副主席皮乌斯·姆塞夸
12月15日,应邀正在北京访问的坦桑尼亚革命党副主席皮乌斯.姆塞夸,接受了《中国与非洲》和新华社等多家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西方媒体炒作中国威胁论和新殖民主义,是非常消极的, 意在分裂中非关系。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这位已经为自己国家服务了50年的政治家进一步阐述说:“我想,新殖民主义等言论的出台是出于对中国的妒忌,因为有些殖民主义宗主国认为只有他们才能帮助非洲国家,现在他们却发现有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可以帮助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他们感到不高兴了。先前主要是南北合作,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我们的开国之父尼雷尔在退休之后发起了南南合作,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转向了非洲,这符合南南合作精神,也希望进一步增强这个理念,也希望北方国家不要对南南合作进行干预。”。
减排是共同的责任
谈到全球都正在关注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作为第三世界代表,多次在联合国大会发挥重大作用的坦桑尼亚的官员,皮乌斯.姆塞夸特别强调了承诺及其兑现:“由于环境的变化我们遭受了不利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国家很多牛因干旱缺水而死,所以我们是非常积极的看待这个峰会,各国领导人能聚集在一起作出一个承诺,我们也期待这些承诺能得以兑现。我的期待是非常高的。对于各国所作的减少排放的承诺,承诺就是承诺。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比较高的,他们也在承诺以一定的百分比来减低排放,这是一个积极的方向。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有很大的责任去保护环境,但非洲很多国家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对于环境的影响还没有达到很高的一个程度。在坦桑尼亚,我们鼓励植树,这是我们对环境所作的贡献。实际上所有发达、发展中国家都有责任来保护环境,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应该减少排放,发展中国家则要致力于建立更加绿色的地球。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坦一直有着积极的合作,例如,中国已经向我们提供了供水工程援助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人们提供饮用水,我们希望能把这个项目扩大,如在我国建立小型水库,人工湖等为牛提供饮用水,解决干旱问题。哥本哈根会议正在为达成协议而努力,我们需要鼓励,为进一步达成协议而努力,协议的达成将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
中坦友好源远流长
关于中坦两国关系,作为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人,皮乌斯.姆塞夸说:“中国在广大坦桑尼亚人民间享有很高声望,因为多年以来,两国有着真诚友好的关系,中国向坦桑尼亚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友好帮助。坦桑人民知道中国是从坦-赞铁路的修建开始的,很多中国工人为此辛勤地工作,有69人还长眠在了坦桑尼亚。除此之外,中国在坦桑尼亚援建了制糖厂,稻米加工厂,农业器具厂和造船厂,所以越来越多的坦桑尼亚人知道了中国。另外中国还帮助我们援建了两个供水工程,通过这两个工程,我们也了解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中国这样友好的国家愿意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帮助。”
党际交流是重要环节
同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坦桑尼亚革命党都面临如何提升政党对外形象,并把党的理念准确传达给民众和邻国朋友的问题。对此,皮乌斯.姆塞夸表示:“对于提升执政党的对外形象,我认为需要完成好三个方面的任务。首先党的组织要严密,第二党员干部有很好的纪律,第三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在组织方面,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坦桑尼亚革命党最基层的组织就是每10户成立党小组。在纪律方面,我们每五年制定一个非常好的计划提出我党的发展目标,从而更好地向人民提供服务。我们必须兑现我们每五年计划中所作承诺。如果执政党能够遵循这三个原则,就可以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心。”
当记者请皮乌斯.姆塞夸用几个词汇来形容中国共产党,副主席脱口而出:“中共是强大的政党,组织严密的政党,人民的政党,兑现承诺的政党,与世界各国特别是非洲国家政党建立友好关系的政党,也是能关心党的成员的政党。”他接着补充道:“中国共产党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我们最关注的。通过看中共十七大的宣传报道,我们了解到中国是第四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量排到了世界第四位,这些信息使我们感到很振奋。另外,我们希望了解有关在中共领导下,中国脱贫的经验,如何发展农业和农村,尤其是如何使贫困人口从2500万减少到2000万,这也是坦桑尼亚正在做的工作。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感到很振奋,我们对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很感兴趣,就是要通过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走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从1967年开始,坦桑尼亚也在实行社会主义,在这方面我们希望能学习中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