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资IMF比较容易落实
这次会议上,20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规模将扩大至现在的3倍,由2500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G20集团领导人还同意在未来两年内提供2500亿美元用于贸易融资。此外,G20集团还将为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贷款支持,用来帮助发展中穷国。
据东道主英国首相布朗称,中国将为IMF的增资贡献400亿美元,欧盟出资1000亿美元,日本注资1000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海红说,IMF增资到7500亿美元,这表明G20成员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解决危机不能推翻现有机制,而是要依靠现有机制,并让其发挥更大作用。
高海红说,IMF获得巨额增资最后很可能多被用在东欧地区,稳定受重创的经济,因此欧洲将成为最大受益者。此外,2500亿美元用于促进国际贸易,进行贸易融资,这将帮助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时弥补资金不足。
事实上,也正是注资IMF,给全球市场带来了少许的一点兴奋剂。注资IMF消息透漏后,全球股市曾出现了短暂的上涨。
峰会更多的是提振了信心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1.1万亿对IMF增资这个是容易实现的,但是5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难度很大,因为各国情况各异,操作难度高,所以最终5万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可能难以实现。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认为,5万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要付诸实施,不仅需要克服多项制度障碍,如欧盟对成员国财政赤字规模的限制,更需要各国消除自私动机的干扰,因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一国支付自己的当期资源,其效益却有可能通过扩大进口等渠道溢出,从而令别国受益。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国家有着强烈的内在动机企图逃避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责任,仅仅分享别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利益。
“峰会只能提振信心,难以拯救世界经济,寄望于G20改变经济运行状况是不太现实的。”刘纪鹏说。
刘纪鹏认为,峰会的成功只是共克时艰的一个新的起点,能否使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尽早复苏,关键是看各国能否按照达成的共识采取行动,而且是不打折扣的行动。
附:G20伦敦峰会取得的六大成果
G20伦敦峰会在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六个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取得的成果超出了人们在会前的预期。
注资IMF
G20领导人一致同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
通过刺激经济方案
会议公报指出,参加G20伦敦峰会的国家正在联手进行一次从未有过的财政扩张活动,到明年底为止,这一活动总额将达5万亿美元,将全球产值提高4%,并加速向“绿色经济”的转型进程。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
这次会议认为,金融业的重大衰退,以及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20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采取行动为未来的金融业建立更加强有力的、更加具有全球一致性的监管框架。为此这次会议发布了一份名为《加强金融系统》(Strength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的宣言。
帮助发展中国家
在这次会议上,20国领导人一致同意,通过全球金融机构追加8500亿美元可用资金,这笔资金将用来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会议还同意放宽IMF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限制,同时20国领导人表达了履行各自的官方发展援助(ODA)的承诺。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
20国领导人一致支持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现代化改革,改革它们的授权、规模和治理,使之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全球化的新挑战,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包括穷国在内,在国际性金融机构里面必须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代表权。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20国领导人重申:不得针对投资或商品及服务贸易设置新的障碍,不对出口施加新的限制,不得推行违背世贸组织(WTO)规则的措施来刺激出口,对于已采取的保护措施要立即纠正。
20国领带人承诺,不会奉行金融保护主义,尤其不能采取限制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特别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