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北美分社 陈文 纽约报道)“9.11”恐怖袭击事件6周年前夕,纽约市各行各界都纷纷以各自的方式开展着纪念活动,痛定思痛,在缅怀逝者的同时,着眼当下,为那片曾一度被完全摧毁的区域设计美好蓝图,为和平稳定的社会而衷心祈祷。
世贸中心新楼设计详情公布
美国东部时间9月6日上午,纽约世贸中心开发商Larry Silverstein携设计世贸新楼的三位建筑师代表在世贸中心的7号大厦对外公布世贸新楼设计方案、施工计划等相关的最新进展情况。
据介绍,计划于明年开始动土、并预计在2012年完工的三座新楼包括:格林威治大街150号大厦(4号大厦)、格林威治街175号大厦(3号大厦)以及格林威治街200号大厦(2号大厦)。届时,这三栋在世贸中心遗址东侧拔地而起的高楼将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集零售、交通与办公区域为一体的曼哈顿下层金融区的中心地带。
4号大厦由Maki and Associates公司设计。据其建筑师代表Gary Kamemoto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公司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重新计算该大厦的几何构造。竣工后的大厦将有64层高,其中有56层为办公空间,约合180万平方英尺;零售区有5层。
71层高的3号大厦由Rogers Stirk Harbour+Partners设计。这座大厦有大约21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54层)、19.3万平方英尺的零售区以及5层的交易区域。据该设计公司介绍,这座由玻璃和钢建造的大厦的各个拐角处都不用柱子,以保证大厦里的人员能够毫无阻挡地以360度的视野将纽约的市景尽收眼底。
三座新楼中最高的是2号大厦,有79层高,其中办公面积约为230万平方英尺(60层)、零售面积为13.8万平方英尺。该栋大厦的钻石形状楼顶设计将成为纽约市区天际线的一道靓丽风景。2005年12月起,Foster and Partners公司开始接手该大厦的设计工作。这座大厦的施工预计于明年7月开始。
世贸中心开发商Silverstein先生指出,这三座高楼虽然出自不同的设计师之手、风格迥异,却能相得益彰,配合得天衣无缝。
据世贸中心开发机构的负责人之一Janno Lieber介绍,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大家都在为大厦的尽快开工而全力以赴。现在,新楼的设计阶段已经结束,施工立约之事则在进行之中。
根据当天的介绍,即将动工的三座大厦以及目前正在施工中的自由塔和911纪念广场将耗资200亿美元。
那些记忆不曾远去
位于纽约世贸大厦遗址旁边的“追念世贸中心游览者中心(Tribute WTC Visitor Center)”并不是个张扬而显眼的地方。然而这个小小的游览者中心却是每天都吸引着100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地方。
“追念世贸中心游览者中心”是由“9.11家属协会”于2004年成立,通过纪实的影片、图片、找回的实物、9.11事件发生时的现场声音、以及由9.11事件的受害者、幸存者、亲历者、目击者等组成的志愿人员的现身讲解,为参观者们讲述悲剧发生时的情形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目前,该游览者中心有志愿者150多名,不定期地来为游客做讲解。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9月份以来,该中心已接待过300,000多名游客。
9月11日的特殊日子将至,该中心的参观者已是络绎不绝,有人用数码摄像机认真地记录着馆内所展示的实物,有人眉头紧锁地听着志愿者的讲解,有人在摇头叹惜,有人则在默默流泪。。。。。。
6年的时间并不短,然而那些回忆却始终未曾远去。
Dan Sinni是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幸存者,目前在曼哈顿从事金融工作。他常常趁着工作的间隙来到“追念世贸中心游览者中心”当志愿者,耐心地回答参观者的问题,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2001年9月11日那天,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上世贸大厦1号楼时,Dan Sinni正在该大厦81层的会议厅开会。他说当时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出事了大家都飞快地往下跑,当他跑出大厦后不到10分钟,该楼就轰然倒地。
虽然幸运地从那场悲剧中逃脱,Dan的心理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得接受公司给安排的心理治疗。他也表示,现在 “追念世贸中心游览者中心”当志愿者,也可以算是一种心理疗法。作为9.11事件的亲历者,Dan坦诚地表示要完全原谅肇事者并不是件易事,但是逝者已矣,仇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与Dan持相同观点的志愿者并不少,其中包括Lee Lelpi。这位现已退休的前纽约消防队员在9.11事件中失去了29岁的儿子。他是“9.11家属协会”的成员,也是设立这个游览者中心的发起人之一。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展览和介绍来教育人们努力共建和平的社会。
记住悲剧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这是Lee Lelpi的希望,或许也是为纪念9.11事件而举行的各种纪念活动的最终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