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这是我心仪的工作——访德国新任驻华大使施明贤
吕 翎 • 2007-10-30 • 本刊记者 美马德(德) 徐蓓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德国新一任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Dr. Michael Schaefer)不久前到任北京。就任伊始,他便随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南京启动了为期3年的大型系列交流活动--“德中同行”。9月19日至28日,一场名为“德国大道”的活动在南京拉开帷幕,活动期间,施明贤大使接受了《北京周报》记者的采访。

 

《北京周报》: 在就职之前,您对在北京的工作有着怎样的设想?之前您所在的工作领域和中国有怎样的关系?

施明贤大使:来中国之前,我在德国外交部任职长达9年的时间,那时,我的工作主要是关注和解决敏感的政治问题和外交冲突。此外,我还作为德国的特别代表在联合国工作了将近12个年头。此前,我唯一从事的和亚洲有关系的工作是我曾经担任过的联邦德国驻新加坡副大使。坦率地说,来中国做大使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我曾与贵国政府代表在安全政策谈判时有过多次直接接触和对话。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古老的哲学虽然同欧洲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其中也不乏相似之处。

 

《北京周报》: 您是第一次到南京吗?您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如何?

施明贤大使:尽管我来到中国的时间还很短,但是我已经来南京两次了。在上任的第四天我便陪同联邦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于8月26日来到南京,和她一起参加了“德中同行”系列活动的开幕式。开幕式上,由德中两国芭蕾舞演员共同演出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茱丽叶”将这次系列活动的主题诠释得很好:一方面,我们愿意向贵国人民介绍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一个现代化的德国,一个在过去50年发展成为充满灵感和创新精神的欧洲国家,一个面向未来的国家;我们还希望向贵国展示,德国是一个勇于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并拿出解决方案国家,一个经济充满活力,文化多元的国家。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在“德国大道”的活动上,能够同中国一起寻求解决未来世界所面对的问题的办法。

 

《北京周报》: 您对“德中同行”系列活动有什么期待?为什么将南京作为“德国大道”首站呢?

施明贤大使:德国和南京相互之间已经不再陌生了,这要源于德国和江苏省之间的密切交流。德国与南京的多所高校有着密切的合作,有1000多家德国企业在江苏投资。此外,南京作为一个六朝古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就是我们将这座城市作为此次为期3年活动首站的原因。

两国之间专家、学生的各种交流在最近几年明显增加,但这样的交流仅停留在点对点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想用“德国大道”这样的形式来向更多的中国公民,尤其是普通的中国百姓,展示一个全方位的德国。这不是一次象牙塔内的学术研讨,而是在南京百姓家门口铺就的德国大道。我们向中国老百姓介绍德国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我们相信,这些问题中国也同样必须面对。因此,我们并未将“德国大道”活动限定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而是选在那些经济充满活力的二线城市和省份。

 

《北京周报》: 请问这次活动的重点是什么?

施明贤大使:众所周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便在2010年的上海举行。“德中同行”将不仅仅局限于展示德国,因为我们不想把它办成一次博览会,它应该能为两国人民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讨论人类共同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拿现在正在南京市图书馆展出“城市愿景”来说吧,这个展览展出了由中德两国建筑学者、设计师以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的城市规划方案作品。

通过此次活动,人们可以认识到德中两国在哪些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我们更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让两国青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并且让他们认识到,通过共同的合作,可以找到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一个核心问题便是如何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我们双方都将共同面对的。

 

《北京周报》: 您如何评价中德双边关系目前所处的状态?

施明贤大使:我深信,中国在今后的几年将会得益于其经济活力和文化多样性,并在世界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德国联邦政府也非常重视德中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因为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得以解决。德中关系在建交35周年以来一直建立在广泛合作和稳定的基础上,现在双方则需要一起探讨,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欧洲大陆在过去150年经历了许多战争和冲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当今世界,单凭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团体的力量是无法解决世界上存在的各类问题的。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所面临的问题。举一个例子:一方面,我们应该为持续增长的经济提供能源保证;另一方面,保护环境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气候问题。我们应当去化解这些矛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德国和中国作为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应该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承担更多的责任。

 

北京周报》: 现在在欧洲,人们总是强调欧盟的整体性。然而,我们的感觉却是: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国家在与中国的交流中却是以各自国家为主,而不是以欧盟的整体形象示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施明贤大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我是一个欧洲人。欧洲国家的未来在于一个共同的欧洲,尤其是当面对巨大挑战时,只有欧洲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时,欧洲各国才能发挥作用。单凭德国、法国或者是英国一个国家是不可能独自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所以,我深信,欧洲未来是属于欧盟的。同是,我相信,欧盟的政治未来也取决于和中国的战略性关系。今年11月将召开中国欧盟峰会,届时,欧盟和中国的合作将被世人所关注。但是欧盟并不是一个国家集团,而是建立在各个国家的多样化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看到每一个欧洲国家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对此,我们非常的自豪。如果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使得欧盟的各个国家失去各自的文化和传统,那么,我们便丧失了至关重要的基础。这一点,在我们联邦德国也是如此:我们有着16个联邦州,每个州都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就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北部的施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州有很大的区别;德国东部的图林根州同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也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多样化不仅仅对于德国而且对于整个欧洲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于我个人来说,我非常乐意在我在中国的任期之内,向贵国人民展示一个多元的德国、多元的欧洲,我也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为此而不懈努力。

 

《北京周报》: 作为新任的驻华大使,您能告诉我们您任期内的重点是什么吗?

施明贤大使:在我陪同联邦总理访问南京的三天之后,我便得到机会在北京的国际书展上以主宾国代表的身份介绍德国。这个活动已经清楚地表明,德中两国的青年相互间是多么感兴趣。我也非常高兴,在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将成为主宾国。我刚刚出席了在上海举办的一个高科技博览会,而今天,我又来到南京—“德国大道”的首站,为这项活动揭幕。这一切都表明德中两国合作的广阔,两国共同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作为德国驻华大使,我愿意迎接这些挑战,这将是我为加强两国自1972年以来建立在牢固基础上的双边关系所做的贡献。

如果要我强调重点在于哪一方面的话,我觉得在今后的几年里,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合作非常必要。首先,双方青年可以相互认识对方,了解对方的文化和生活背景,并且交流各自的想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的交流不仅有利于我们两个国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将有助于整个世界。

 

《北京周报》: 您已经来中国数周了,喜欢吃中国菜么?

施明贤大使:说实话,非常喜欢!来中国之前,我经常去德国的中国餐馆,当我来到中国之后,才知道,在德国,根本吃不到真正的中国菜!因为没有笼统意义上的中国菜,只有北京菜、川菜、粤菜,中国菜也是分区域的。我不仅经常上餐馆里吃饭,在家里也经常亲自下厨,做一顿中国大餐。

 

《北京周报》: 作为一个周游列国的大使,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些经历,又如何评价自己?

施明贤大使:这样的经历非常美好。在我前往一个国家之前,我的脑海里总是会对这个国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设想,然而当我们真正到了那个国家,我们会发现,之前我们脑海里的设想往往都是偏见。在德国,有许多德国人是如大家所说那样“勤奋、严谨、拘谨”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性格活泼的德国人。中国和德国在这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也许会拥有不同的性格。在德国,来自北方的人,通常会比较拘谨,而来自南方的人,比如我,来自慕尼黑,就比较活泼(笑)。但是,我们却能相互借鉴、相互补充!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