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何以曹县?理工博士、Z世代的汉服创业之路

《北京周报》记者 李潇阳  ·   2023-04-1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山东曹县;汉服;文化
打印
纠错

  两年前的一个微博热搜,让曹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火爆出圈。位于山东菏泽的曹县一夜之间通过抖音小视频走向全国,成为县城中的顶流,中国网友纷纷称其为“宇宙中心”。

  十年前,曹县还是山东最贫困的县之一,近年来它已跻身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列。蓬勃发展的电商和汉服产业使它摇身一变,成为中国主要的汉服生产基地之一。

  走进曹县,你会觉得这里看起来和国内其他县城没什么两样:街道两旁是一排排门店,主营布料、印花、纺织等。在这个小县城,日常生活中穿汉服的人并不多,但他们热衷于生产制作汉服,可以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每逢生产旺季,路上行人寥寥,很多人都在汉服车间和电商库房里忙碌。

  近年来,汉服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的欢迎。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将超过190亿元。在巨大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很多曹县演出服生产商转向汉服制作。曹县人发展汉服制作的条件得天独厚:2009年以来,曹县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演出服生产基地,积累了丰富的服装制作经验。2013年前后,当地很多人开始试水电商业务,迅速拓展了销售渠道。目前,曹县汉服企业已经有2000多家,其中原创汉服加工企业超过600家,从业人员总数近20万人。

  曹县汉服协会会长胡春青告诉《北京周报》记者,曹县汉服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我们整个产业链在方圆五公里之内就可以完成一件汉服的制作,包含在上面的绣花、印花、还有缝制和布料。”

  相比广州和杭州等地的一些大型汉服品牌,曹县汉服价格较低,也因此迅速打开了市场。如今,曹县汉服网上销量已经达到全国汉服销量的三分之一。2021年曹县汉服产业年销售额达40亿元。

2022年6月,胡春青在工作室内整理汉服(授权图)


  乘风破浪的创业者

  30多岁的胡春青是曹县汉服圈的“学霸”领军者。虽是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的博士生,他却没有选择在大城市工作,而是返回自己的家乡曹县大集镇,开启了电商创业之路。2017年,他和妻子孟晓霞一起创办了曹县辰霏服饰有限公司。

  2015年之前,曹县是山东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汉服和电商领域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机遇,像胡春青这样返乡创业的人数已达近7万人,其中包括约1.2万名大学毕业生。

  2020年,他们的公司转而主攻汉服生产。“我们的演出服业务在2020年受到了疫情影响。曹县税务局了解情况后,帮我们协调银行贷款,解了燃眉之急。”胡春青回忆道。

  转型的主要动力是因为两人看到了汉服市场的机遇。“现在我们的年轻人更注重传统文化的复兴,坚持民族自信,”胡春青说。

  孟晓霞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负责汉服设计,了解贸易的胡春青则负责销售。据胡春青介绍,其公司在设计汉服的过程中,不仅参考出土历史文物中的图案,还用现代的工艺和技术进行自主创新。

  如今,他们已经设计了40多款汉服,获得12个原创美术创作版权专利,公司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公司不仅带动了当地400多人就业,还与山东省曹县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现在一切放开之后,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把产量提上去,满足不同人群对汉服的需求,”胡春青说。他表示非常看好汉服事业的未来,并“特别希望有机会能够走向国际舞台,展示曹县汉服”。

  更多曹县年轻人正在加入汉服行业。“非鱼”是一位95后曹县汉服创业者,日常生活中也会穿自己设计的汉服。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曹县,在2018年成立了一家汉服店。

  非鱼从制作美猴王戏服起家,又以“大圣”为主题设计了他的第一款汉服,现在“大圣”成为他设计中的灵魂人物。不同于很多服装店里飘逸多彩的汉服,非鱼店里的汉服大多以深色为主,风格帅气又日常,符合现在许多年轻人对中性风格的偏好。

  非鱼的创业雄心不止于曹县。“我们计划未来在杭州开一个新的工作室,最近也开通了国际业务,”他说。

  他的想法并非“画饼”。2021年双11期间,曹县汉服产业的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翻番。汉服为媒,曹县正在走向更大的舞台。

非鱼店内的一款汉服


  共同富裕之路

  2009年,曹县当地生产总值只有120亿元,2021年则突破了500亿元。电商是曹县人打开国内市场的秘诀之一 。

  2017年前后,电商开始在曹县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底,曹县共有淘宝村176个,电商企业6008家,网店7万余个。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淘宝上有1.8万多家店铺位于曹县,曹县成为仅次于浙江义乌的全国第二大淘宝村集群。曹县2万余人通过电商实现脱贫,占该县全部脱贫人口的20%。

  30多岁的王云营在曹县安蔡楼镇王善庄村经营一家汉服公司,他也是王善庄的村支部书记。他告诉《北京周报》记者,村里人是曹县第一批在网上销售汉服的。村里共有523户,其中320户从事电商经营。

  当地各部门为电商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这边只要涉及电商,什么都很快。到了窗口就可以办营业执照,当天就拿。去银行贷款,当天就能审批放款。快递也足够快,”王云营说。

  王云营已经做了五年汉服生意,公司里有15名当地员工。他说:“我们公司的年销售额加起来大约1000万元,不过这在我们村里还只是中上水平。”

  据王云营介绍,曹县安蔡楼镇有中国最大的汉服直播基地。过去三年里,他们主要以网上销售汉服为主。虽然经营受到疫情影响,如今随着很多当地景区免票开放,为旅游复苏注入了动力,汉服销量也逐步回升。

  “现在市场有了,我们可以大胆去做。从春季开工后销量来看,市场还是巨大的,”王云营谈及今年的销售情况时,充满信心。

 

  重塑品牌

  前些年,提到曹县汉服,很多人会联想到“山寨”设计、布料和走线差等问题,曹县汉服也因此被视作位于汉服圈“鄙视链”的底端。虽然价格相对便宜,质量问题和形制错误时常为汉服爱好者诟病。近年来,曹县汉服企业一直在努力提升原创设计和产品质量,摘掉曹县汉服的“低端”标签。

  当前,一些汉服爱好者依然对曹县汉服缺乏信任。有位名为“袍子”的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写道,“发现买的汉服是曹县发货,心都凉了”。不过,正向的反馈也在慢慢出现。“下订单的时候有种赌一把的感觉,不过收到的汉服比预想中的要好,”这位网友说。

  汉服广东(汉粤)负责人嘉林在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时表示,随着产业升级和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低价已经不再是一种优势。“曹县汉服商家要提升产品质量,树立原创形象,才能有可能被汉服群体真正认同和接受,并长期持续地享受市场红利,”他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