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打印
| 纠错 | 字号:小 中 大 |
护校运动,反汪罢课将上海抗日救亡推向高潮
1940年2月初,上海学协内部传达,汪精卫将于3月30日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学协要求同学们以这一天为节点,开展声势浩大的反汪斗争、开展反对迫使学校向汪伪政权登记的护校运动。
钱李仁回忆,他们学校因为场地紧张,每班每天只上半天课,同一个教室在上、下午由两个班轮流占用,学协就利用历史、地理、国文、公民等课程,发动同学采取向老师提问引起讨论的方法,把与时局有关的问题引进课堂。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就大唱《流亡三部曲》《大刀进行曲》《毕业歌》等抗日救亡歌曲,各班的歌声彼此呼应,响彻楼宇。
在校内外浓厚的反汪气氛中,学校高中级联会和初中级联会联合发出3月30日起举行反汪罢课的号召。这一天,全校1000多名同学在蒙蒙细雨中肃立在操场上,会场中心搭建了主席台,场外有学生自己组织的纠察队放哨,会场四周贴满了“坚决反对汉奸汪伪政府”“同学们行动起来,开展护校运动”等标语。学生代表的演说慷慨激昂,要求代理校长卢绍稷在会上宣誓做到“三不”,即不向日本投降,不向汪伪政府登记注册,不开日语课。卢绍稷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也表示抗日、反汪,但对于同学们的高涨热情,实际上是加以压制的。当场迫于学生的强大声势,他只得表态接受“三不”。大会还检举了两名有明显汪派言行的教员,把两人叫上台来,进行面对面的斗争。
“不多会儿,法租界当局出面干涉,大会被迫解散,法租界巡捕房还逮捕了两名同学,在场的同学不畏强暴,跟着挤上警车,甘愿一起去坐牢。一路上,同学们在警车上大唱抗日歌曲和法国《马赛曲》,抢不上车的,跟在车后到巡捕房,静坐在铁门外,直到晚上。”钱老说,在巡捕房内,警察问谁是发动者,同学们异口同声,“我们都是的!”同学们还反问,“你们法国反对不反对德国的占领?”弄得法国警察无言以对。
党组织一方面设法营救,一方面在进步报刊上紧急呼吁,要求校方向巡捕房交涉释放被捕同学。第二天,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被捕同学被释放。“反汪斗争使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也使得更多同学认识到当时党所主张的抗战、团结、进步三者不可分的道理。”钱李仁回忆。
反汪斗争席卷上海各主要学校,约有40所学校的学生同时举行反汉奸的活动,全市100余所大中学校发表声明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承认汪伪政权。在此之前,就有87所中学联名登报声明“早经市教育局立案”,以此表明拒绝向敌伪政权登记。
就是这样,上海学协不断开展抗日活动,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使许多青年学生走上进步和革命的道路,成为党的秘密外围组织与后备军。直到1940年下半年,“孤岛”形势急转直下,日伪加紧搜捕抗日力量,学协才于1941年春夏停止使用“学协”名义活动,学协小组的非党成员,凡具备条件的就按组织程序发展入党,有的介绍去了抗日根据地,有的仍留在上海发挥作用,党组织领导进步学生转入更加隐蔽的地下战场……
这段历史经由两位老者的讲述,就像一颗尘封在岁月深处的明珠,被擦拭出耀眼的光泽。正如钱李仁所说,“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必将激励正在为中国梦而奋斗的当代青年,迈出更加矫健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