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上海学协,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面旗帜
• 2015-06-18 • 来源:人民日报
标签: 钱李仁 上海学协 抗日
打印
纠错 字号:

 

 
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钱李仁回忆上海学协抗日救亡的故事

不久前,一封信函寄到本报编辑部,信中描述了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上海市学生协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往事。随信寄来的,还有1938年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致函上海市学生协会的复印件。遒劲的繁体字,模糊的复印件,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寄信人是人民日报社原社长、已进入91岁高龄的钱李仁同志。新中国成立前,他曾担任地下上海学联党组书记。他来信的主题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温老一代革命家对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评价。

循着这封特殊的信函,记者分别采访了钱李仁和他在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的同班同学薛若梅(原名薛焕珍),聆听两位老者的深情回忆,感受70年前一代学子抗日救亡的热血青春。

 

上海学协,在“孤岛”时期的艰苦斗争中诞生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上海。同年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撤离,上海沦于敌手。日军一时还没有派兵进占上海市内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租界地区成为在日军包围下的“孤岛”。

上海沦陷后,青年学生不畏强暴、奋起救亡,就像冬日原野上的腊梅,傲雪凌霜,在“孤岛”上顽强地开放。

当年钱李仁和他的同学们,就在“上海学协”的组织下,奋战在“孤岛”上。

说起上海学协,钱李仁追述起那段历史:1937年10月28日,在中国军队完全撤出上海之前的两个星期,“上海市学生界救亡协会”(后改称“上海市学生协会”,简称“上海学协”)正式成立。这是党领导下的一个爱国积极分子的组织,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迅速开展抗日、反汪活动。

学协的成立,开创了上海学生救亡运动的新局面。学协在推进上海学生抗日救亡、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的队伍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从1939年9月起,就读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简称“上中”)。在同班的进步同学吴绍基的影响下,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学协。”钱李仁回忆说。

“学协成立后,在大学和中学积极发展会员,成立学校读书小组,团结广大学生开展了许多积极而有意义的活动。”如今已经94岁高龄、当时上中的第一位女党员薛若梅老人告诉记者,她年岁大了,眼下的事都记不得了,但当时的情形却历历在目。

钱李仁回忆说,那时同学们大多渴求取得各方面的课外知识,而“孤岛”上书刊禁售十分严重,他们班上自发成立了“不藏图书的图书馆”,大家把自己家里可供外借的图书开一个单子,集中编一个目录供查阅,要借谁的书,就直接找书主。学协成员则分别团结同学成立了许多读书小组。在这个流动的书屋里,同学们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如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以“一二·九”运动中的北平学生为原型的长篇小说《新生代》,还有《西行漫记》等等,并且在读书小组中交流心得。那是很多同学思想进步的开始。“吴绍基介绍我阅读当时出版的《青年知识》,让我明白了青年对理想和前途的追求,只有在投入挽救危亡、挣脱苦难、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才能实现,而不是追求个人的完美和出人头地。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地下党员。在他的多方启发下,我从一个只是关心时局的‘学习者’,向着愿为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事业付出努力甚至牺牲的‘工作者’跨出了第一步。吴绍基后来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

 

劝募寒衣,抗战激情在学生的一针一线中穿行

1938年9月,秋风乍起,上海各界救亡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决定为纪念“九一八”七周年开展节约献金和劝募寒衣活动,劝募的目标是20万件棉衣。“当时,学生界出于支持抗战的极大热忱,勇敢地承担起征募10万件棉衣的任务。”薛若梅回忆,“许多学校,包括我们学校的女同学,都聚集在教室里,三五成群,亲手为前线的战士缝制棉衣。”

“有的学校发动学生向路人或者亲友募捐。当时许多同学在街头唱起‘雁南飞,树叶黄,想起战士在前方,浴血抗战西风里,还只穿件单衣裳!’许多同胞感动得热泪盈眶、解囊捐助。”钱李仁说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仿佛时空又回到了那个路人纷纷募捐的上海街头。

“还有的学校,学生自制纪念花,义卖筹集款项。”薛若梅回忆,有的同学发动家长捐了上好的纸张,我们把它裁成一条条书签大小,亲笔写上抗日口号,制作成书签,到街头义卖,筹集的款项都用来购买寒衣。

不到一个月,学生们就提前完成了10万件寒衣的任务,“这次劝募寒衣的活动,既支援了抗战前线,又提高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同时,使广大青年学生对于坚持抗战的新四军及其江南抗日义勇军也有了新的了解,使得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威望大增。”

1938年11月,学协的代表赴皖南慰问新四军,并献上“变敌人后方为前线”的锦旗。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复函,感谢上海学生赠旗,并表示“嗣后敝军更当戮力京沪区域,与诸君一致坚持长期抗战,势必争取最后胜利”。他们的话,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生的斗志。到1939年4月,参加学协的单位已占全市中等以上学校的65%。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中国多地举行活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
· 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吁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
· 菲律宾华侨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图片展
·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