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中国环境十年内将有很大改善
• 2015-02-28 • 来源:中国青年网
标签: 北京雾霾 法国气候专家 喜力
打印
纠错 字号:

 

羊年伊始,北京再次遭遇雾霾天气。在这里生活了十余年的法国人喜力(Dr. Cyril Cassisa)虽然并不喜欢这里天气,但却对此表达出宽容和乐观。

“春节期间有雾霾很正常,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需要过于苛责。我认为,5年内中国的环境就会有所改变,10年内将有很大改善。” 喜力是法国大使馆的气候专家、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他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时这样说道。

喜力在中国从事环境、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已经10年。在10年的学习、研究中,他见证了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给中国带来的环境阵痛,也亲历了中国社会、民众环保意识的逐渐觉醒。他很兴奋地说:“环境保护是一项非常令人振奋的工作,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2012年起,喜力开始担任法国驻华使馆气候专家,发展中法两国间关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双边合作成为他的主要工作之一。

今年1月29日,法国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访问中国期间,将绿色经济列为两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并表示中法企业的合作已取得成果。作为中法两国环境合作的参与、推动者,喜力表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法国与中国一样也面临来自环境的压力和挑战。2013年3月,巴黎就曾遭遇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连续五天超过警戒线。

“尽管压力、挑战相同,但两国体制、文化的差异使得两国在环境合作中难免有误解。”喜力提到,“在法国,空气质量的预测和监控由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间组织完成,在中国这项工作则由政府完成,数据更精准。但另一方面,法国有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和执行体系,法国的企业也会受到更多的约束。”

对同一个问题,法国专家和中国专家的处理思路是不同的。“法国专家会提出在法国视角下的有效方法,符合法国人的政治、社会习惯,直接采用在中国行不通。对于这些差异,需要法国方法在中国本土化。两国专家需要很好的相互聆听,进行有效沟通。”

 

10年观察 环保意识逐渐觉醒

2005年3月来到中国后,喜力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学习物理和应用数学。此时的中国,尽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仍保持着年均8.8%的增长率。

“经济迅速腾飞的中国提供了许多机会。”喜力说,“但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企业粗放的增长方式给中国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日益显现。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有关部门却没有将环境保护放在应有的高度上。在2000-2005年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及环保次数就比较少。”

在喜力看来,这种重视不足一直持续到2012年前后。这期间,中国经济以年均超10%的速度飞速增长,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中国的生态环境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环保部发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为1961年来最多。日益紧迫的环境压力敦促着中国环保意识的迅速觉醒。

喜力认为,除了企业不当的经济增长方式,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大诱因。“在中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中国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对节能环保的科研投入也比之前大。中国新一代青年,不论是博士还是硕士,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要坚持简单、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喜力说:“可喜的是,在过去的10年间,我看到了这种变化。受教育越多,环保意识就越明显。在这些努力下,我相信5年内中国的环境就会有所改变,10年内将有很大改善。”

 

史上最严环保法元旦生效 重在执行

从2012年起,博士毕业的喜力开始担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他的工作方向由环境保护技术研究转向政策探索。

201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今年1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被正式提出。

喜力表示,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是近三年中国政府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力证。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表示, 2013年各级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706件,移送数量超过以往10年的总和。“环境案件的增加,体现的正是政府部门用更严格的法律和更有力的执法来规范企业生产。”

喜力认为,在环保方面,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完善法律政策,并且保障政策执行。在企业方面,加大新环保法的普及、促使企业借助高新技术手段转变增长方式则是当务之急,“在企业的未来规划发展纲要中,应该将环保因素考虑进去,降低能耗、转变增长方式。短期看,这肯定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是从长远看,这避免了污染环境带来的巨额罚款。从以营利为第一目的的企业来说,也是划算的。”

“不仅要有新法律,还要有相应的可行的处罚。企业往往不喜欢改变。政府要与企业有效沟通,让他们知晓新法,了解处罚,敦促他们把环保放到不可忽略的地位。”喜力坚定地说。

 

相关文章:
· 专家称北京雾霾是否有毒尚有待成分分析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