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羌族:云朵上的民族>>> 最新更新
3000年古老民族的劫难与重生
吕 翎 · 时间: 2008-07-02 ·  

 

羌族,因为居住在海拔两三千米的大山,而被喻为“云朵上的民族”。如今,这个被“5·12”大地震震恸的古老民族,前所未有地受到关注。

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被大地震夷平,汶川、茂县、理县等羌族主要聚居地,均系此次大地震的重灾区。羌族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流传千年的文化遗产在这场大自然浩劫中遭遇致命性打击。6月1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羌族文化研究著名学者李绍明等联合在北京发出倡议:呼吁民间文艺工作者尽快前往四川灾区,共同参与羌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救救羌族文化!”的呼吁声频繁见诸报端网间,醒目而刺痛人心。何处再闻羌笛声?针对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羌族家园的重建与复原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羌族史权威学者李绍明、著名史学家李学勤等,以及羌族文化的民间保护力量。

 

一个“羌族小伙”的眼泪

“我现在真的很迷茫。”瓦尔泽布,这个小有名气的“羌族小伙”在大地震后一直没有离开老家汶川。如今,让这个坚强、开朗的羌族小伙不住流泪的是,在大地震中瓦尔泽布不仅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哥哥,这些年来他费时费力倾力保护的几栋羌族碉楼一夜之间被“震”为废墟。

瓦尔泽布出生在理县木卡乡高山上的大流星村,村子里的羌寨历史悠久,八栋羌寨保存了完好的羌族风貌,地震前由于年久失修,碉楼墙壁开裂、顶部塌陷。4年前,在外漂泊打工近10年的瓦尔泽布回到家乡,看到日渐凋敝的羌寨碉楼内心隐隐作痛,之后,瓦尔泽布几乎用光了自己积蓄和全部业余时间,扑在为羌寨碉楼的奔走、募款上。

2000年前后,瓦尔泽布发起的一项“羌族文化中国行”,他用徒步的形式宣传羌族文化,步行7年徒步走完阿坝洲,利用自己在成都、北京、海南、上海等大城市打工的机会,走入一幢幢写字楼,逢人便讲羌族文化。地震后,看到自己长期以来为之努力的目标在一夜之间被毁,瓦尔泽布心灰意冷。

据汶川县文化体育局副局长王文介绍说,汶川县内的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姜维城古遗址、布瓦黄泥碉群,均遭严重损毁。布瓦黄泥碉群是海拔最高的黄泥夯土建筑,建在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坡。地震之后,布瓦黄泥碉群的5个碉楼都在大概三分之一处折断了。

从布瓦山羌寨对望,对面久负盛名的罗卜羌寨一览无遗。但这处拥有240多户人家,被喻为最原生态的、保持着最古朴、最纯朴的羌族村寨在大地震发生后,瞬间就被夷平。

目前在汶川实施救助工作的瓦尔泽布告诉记者,不久后他将重返大城市打工。“毕竟我要靠打工生存下去,现在只能用照相机拍摄一些灾后羌寨碉楼的照片,记录一些现场,我能够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而真正令瓦尔泽布困惑的一个心结一直没有打开。“地震之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羌族年轻人离开‘落后’的羌寨生活,地震之后,越来越多的羌族年轻人都将搬出羌寨,羌族文化还能复活吗?”

 

古老羌族的创伤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华夏族的重要起源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四川省民俗学会会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玉祥告诉记者,炎帝姓姜,出于西羌,夏禹、姜太公、后蜀大将姜维也都出自羌族。特别是在夏朝,羌族分布了中国的西北甚至是中原很大的一片区域,“应当说,古老羌族是华夏族最重要的起源之一。”

曾多次进入羌族聚居地考察的江玉祥,绘声绘色地向记者描述了羌族古老、醇厚的文化血统:“羌族一直保持着原始的信仰,不像汉族那样已经发展出观音或者玉皇大帝这样的‘偶像崇拜’,羌族以天神为最高保护神,以崇拜白石为表征,每家屋顶正中最高处都供奉白石。

“再比如,诸葛亮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个布衣指的是古代平民百姓所穿的麻布衣,一直到现在羌族人都是穿麻布衣的。

“还有,羌族信仰中的巫师叫‘释比’,其中有一种颇为踉跄、跛脚的步法被称为‘禹步’,就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得了风湿性关节炎走路一瘸一拐,而被形象地保留在羌族古老的祭祀仪式中。”江玉祥说,每次到羌寨探访都恍若碰触到一个几千年前的古老民族。

提到大地震中世人最关心的羌寨碉楼,江玉祥说,它们在羌语中叫“邛笼”。早在2000多年前的《后汉书·西南蛮夷传》中就有关于羌寨碉楼的记载:“垒石为室,高十余丈,为邛笼。”

从岷江中上游的理县、汶川、茂县,到大渡河上游的丹巴、金川、马尔康,到雅砻江的炉霍、康定、木里,再到西藏的工布江达,这片方圆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誉为“千碉之国”,这里是中国地形最复杂、南北向河流与山脉最多的地方。藏、羌碉楼高耸入云的身影背后,其实是古代民族大迁徙的恢宏图卷。

这里正处于费孝通所讲的“民族走廊”上,无数次的民族之间的纷争摩擦之下,羌族人用他们的奇思妙想创造了这样奇丽的建筑。“羌族碉楼几十米高、墙厚、窗小等特点,是与历史上羌民族生存环境的危险、艰难有关系。为了防范和抵御异族人的袭击和侵占,卫护自己的安定生活,羌族人便设计了这样的建筑模式。”羌族史权威学者李绍明说。

“汉魏时期,羌族人从甘肃青海等地沿着一个新月形的河谷下来,最后选择在龙门山脉一带定居,正好处于汉族和藏族之间的一个悠长的山谷,这本来是一个不毛之地,但羌族人为躲避民族纷争,没有选择在平原居住。”江玉祥说。

李绍明分析说,此次8级大地震中,桃坪羌寨等一些知名的羌寨碉楼没有倒塌,原因就在于古羌人运用智慧创造了具备良好抗震性的碉楼结构,“羌人将麦秸秆、青稞秆和麻秆用刀剁成寸长,按比例与黄泥搅拌成糊状,便可层层错缝粘砌选好的石料,这种材料坚固耐腐,加之结构设计精妙,素有‘百年碉楼不倒’之说”。

然而在“5·12”大地震中,这些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平均年龄在700岁左右的羌寨碉楼,也有不少遭受到损失:茂县的黑虎羌寨、汶川的罗卜羌寨、北川小寨子沟等羌族风格独特的羌寨遭受严重破坏。

令江玉祥忧心忡忡的并非只是这些羌寨、碉楼。“羌族文化中纷繁精彩的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想必也遭遇一场劫难。至今,羌族的许多老艺人都还没有联系上,生死未卜。”江玉祥很悲痛地告诉记者,北川著名的羌文化研究学者谢兴鹏已经在地震中丧生,另外,去年江玉祥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转交给北川的一块“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牌匾,连同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的600多件羌族文物,全部被掩埋于地震后的山体滑坡之下。

 

羌文化百年抢救之路

尽管随北川羌族博物馆的倒塌,一批羌族文物在地震中被毁,但令江玉祥等人庆幸的是,包括古代羌族的端公祭祀用具、古代羌族服饰等最珍贵的一批羌族文物,都完好无缺地保存在四川大学博物馆里。

1914年,美国学者葛维汉、戴谦和筹建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它是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也是西南地区最早的博物馆,对羌族文物的保存工作“功不可没”。辛亥革命期间,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曾专门对羌族文物作过大规模收集工作,葛维汉教授深入苗、羌、藏、彝等民族聚居地,先后进行了14次夏日探险,广泛采购民族文物。

长期以来,羌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本族的文字,岷江、湔江上游地区的羌族因与汉族人民的长期交往,很早就用汉文记事,通用汉文。李绍明告诉记者,建国以后,中国科学院曾经在四川阿坝州成立了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室,对羌语进行过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以羌语北部方言麻窝土语为基础试图为羌语创制拼音文字。1990年9月,在四川省民委支持下形成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草案),采用26个拉丁字母表示。但因种种原因,这个《方案》并没有在羌族地区广泛普及。

上世纪90年代,让江玉祥等人担心的“新问题”来了,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羌族年轻人进城打工,传统的羌族习俗、生活方式正在下一代中被淡忘……

针对羌族文化的式微,不少地方政府开始花力气抢救、保护羌族文化。绵阳市专门拨款10万元用于羌族文化遗产的收集,并倡导广大羌族群众踊跃捐献藏品,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抢救工程,120多件被认定级别的羌族珍贵文物被送往绵阳市博物馆馆藏,幸免于大地震。

与此同时,抢救羌族文化的热潮在民间开始升温。2005年,重庆邮电大学学生、羌族小伙吉西与几个羌族年轻人“西羌战狼”袁小明、“蝉西”严海方、阿福一起创建了“中国羌族文化信息网”。吉西向记者回忆说,当时几个羌族年轻人觉得羌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停留在族人“自我欣赏”的角度,必须要走出去,“羌族文化必须能注入新的符合现代社会的东西,我们就想到了网络”。

吉西告诉记者,地震之后他打算在灾区筹建一座乡村图书室,现在已从中央民族大学筹集了1000余本有关羌族文化的图书,希望能够提高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我们正发动摄影爱好者到受地震损害严重的羌族村寨去拍摄第一现场的照片,稍后将在全国巡展,并筹集资金捐助羌寨重建。”吉西的话里满是憧憬。

 

复活羌族家园应尽量“原地重建”

“对于羌族文化的重建和保护问题,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尽量就地安置,这样最利于保护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如果把羌族人迁居到了汉族居住区,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就很难保存。”对于一些专家主张把北川新县城选在安县的建议,江玉祥有不同意见,“安县是汉族居住区,尽管地质条件好适合建新城,但我很担心一部分羌族人的生活习俗会被同化。”

“一个民族一离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知识、社会结构和文化就会贬值,他们的人也会处于弱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张海洋说。

在北川县城选址的问题上,江玉祥认为应该参考更多羌族人的意愿,而不是仅仅依靠专家去决断。

吉西提出,羌族节日等民间习俗的保存和延续很大程度上是在一种群聚模式中得以代代维系的,“一定要用‘整体移民’取代‘分散移民’,保持羌民的文化生活圈,这样才能够防止羌族文化在年轻一代发生断层”。

台湾著名人类学家王明珂教授为了写成《羌在汉藏之间》,1994至2003年之间几乎每年都要在川西的阿坝州及北川住上一、两个月,地震发生后,他发表对羌寨重建的建议:“无论是在房屋重建,或是经济、社会、文化层面的重建,都须考虑羌族内部之多元性,譬如村寨房屋的结构,北川、松潘、茂县南路、茂县北路、汶川,各地各沟均有其特色,且与其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家庭结构有一定关联。总之有关灾区社会文化的重建,须以对该地人类生态与文化的深入了解为基础,并尊重本地人的意见。”

针对羌寨重建,学者李学勤则较为乐观地说:“重建过程中势必会有一部分居民需要从山区搬迁到城市,但现代文明并不一定会导致羌族传统文化的衰亡,相反我认为,只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它会给古老的羌族文化注入更新鲜的内容。”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