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图片集:讲述新中国的故事>>> 长安街的往昔
长安街的往昔
  •   长安街修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有“神州第一街”的美誉,至今已经有六百年历史。起初,长安街只是明、清皇室通道,随后长安街经历了一次次嬗变。20世纪初,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风起云涌,“五四运动”要求民主、科学的喊声就是从这里传遍全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北京拓宽和延伸长安街作为重要的交通干线,西起复兴门,东至建国门,长6.7公里,通称“长安街”。目前,长安街沿线东起通州运河广场,西至首钢东门,全长约46公里,因此又被称为“百里长街”。

      长安街两侧分布着许多国家行政机关,许多改变历史的事件在这条街上发生。在这里,毛主席庄严地向世界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在这里,英勇的人民解放军迈着雄健的步伐接受人民的检验;在这里,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送别敬爱的周总理;在这里,改革开放的政策传遍全国。时光荏苒,岁月流逝,长安街见证着共和国的成长足迹。翻看长安街往昔的照片,我们可以慢慢品味共和国一路走来的历史和日渐开放的胸怀。

  •   1947年5月20日,北平爱国学生举行“反内战、反饥饿”示威游行,燕京大学游行队伍经过北平东单(今北京东长安街)。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   1950年6月拍摄的北京长安街街景。 新华社记者蔡尚雄 摄(资料照片)
  •   1950年3月至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北京的道路、河湖、下水道及城市卫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整治,使北京的面貌都得到较大改善。图为工人在西长安街污水管道工程工地施工。   新华社记者葛力群 摄(资料照片)
  •   1950年6月,交通警察在北京长安街指挥交通。   新华社记者王纯德 摄(资料照片)
  •   1964年3月11日北京地区下了一场大雪。图为雪后的西长安街。 新华社记者苗明 摄(资料照片)

  •   1950年10月1日,少年儿童队方阵行进在长安街。 新华社丁一 摄(资料照片)
  •   图为1952年2月北京东长安街雪景。 新华社记者马伯超 摄(资料照片)

  •   图为1954年9月9日拍摄的长安街和王府井大街交叉处。   新华社记者蒋齐生 摄(资料照片)
  •   1956年2月15日,北京、天津、唐山、保定、石家庄、张家口六城市青年自行车比赛在北京举行。图为比赛结束后,青年们骑车经过东长安街的情形。 新华社记者孟庆彪 摄(资料照片)

  •   1957年1月3日清晨,北京的年轻人在东长安街的林荫道上跑步。 新华社记者邹健东 摄(资料照片)

  •   1958年10月的北京西长安街街景(今西单附近)。 新华社记者黄景达 摄(资料照片)

  •   1959年3月,北京东长安街在进行改造。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   图为1959年10月10日,改造后的天安门和长安街。 新华社记者楚英 摄(资料照片)
  •   图为1959年10月31日的北京东长安街。 新华社记者李子青 摄(资料照片)
更多图集 更 多
长安街的往昔
新中国“第一”
进城一甲子——写在上海解放六十周年之际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新中国体坛上的第一
《北京周报》封面记录共和国大事
  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