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
  •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的茶农在采摘用来加工“恩施玉露”的鲜叶(3月27日摄)。
  •   3月31日,一名工人端着鲜茶叶准备去杀青。
  •   3月31日,“恩施玉露”工艺传人雷远贵(左)将鲜叶进行蒸汽杀青。
  • 3月31日,工人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摊晾散热。
  •   3月31日,“恩施玉露”工艺传人雷远贵(右)和弟子在高温灶台搓制“恩施玉露”。
  •   3月31日,一名制茶师在观察“恩施玉露”的搓制水平。
  •   3月31日,一名制茶师在观察“恩施玉露”的搓制水平。
  •   3月31日,一名工人在初选“恩施玉露”茶的粗块。
  •   4月1日,一名茶艺师在观察“恩施玉露”的汤色。

取一勺色绿如玉的茶置于杯中,沸水冲下,紧圆的茶条缓缓开柄,四溢的清香沁人心脾。这就是我国传统名茶——“恩施玉露”。

产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名茶“恩施玉露”起源于唐朝,兴于清代,是一种以蒸汽杀青的绿茶。“恩施玉露”采用一芽一叶的鲜叶为原料,其加工工艺分为蒸青、散热、揉捻、整形上光、高温灶台烘焙、拣选等工序。在社会的变迁中,“恩施玉露”历经兴衰,曾几近失传。近年来,恩施市依托近30万亩茶园,大力培养“恩施玉露”工艺传人,许可润邦国际富硒茶业、凯迪克富硒茶业等10家茶企和专业合作社共同使用“恩施玉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恩施玉露”品牌价值达6.81亿元,被列为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新华社发(杨顺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