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
  •   3月23日,一名市民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康诺特广场举行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中用手为蜡烛挡风。
      当天,印度首都新德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发起的一个全球活动,号召人们在“地球一小时”活动当天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关闭不必要的电源。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3月27日,一名儿童在印度北方邦的马图拉市庆祝洒红节。
      洒红节是印度最古老节日之一。按照传统习俗,印度民众会在自己脸上和身上涂上颜料,向别人泼撒五颜六色的颜料和粉末。洒红节,也叫“胡里节”、“色彩节”,是印度传统节日,也是印度传统新年(新印度历新年于春分日)。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3月27日,一名游客在印度北方邦的马图拉市庆祝洒红节。
      洒红节是印度最古老节日之一。按照传统习俗,印度民众会在自己脸上和身上涂上颜料,向别人泼撒五颜六色的颜料和粉末。洒红节,也叫“胡里节”、“色彩节”,是印度传统节日,也是印度传统新年(新印度历新年于春分日)。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4月6日,鸽子飞翔在印度德里贾玛清真寺上空。
      与印度首都新德里毗邻的德里旧城是印度有名的古都,如今被称为“老德里”。这里居民密集、游客众多,坐落着许多重要的具有伊斯兰文化风格的古迹,如象征莫卧儿王朝繁荣的红堡和当地最大的清真寺——贾玛清真寺等。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4月6日,一对姐弟在印度德里贾玛清真寺留影。
      与印度首都新德里毗邻的德里旧城是印度有名的古都,如今被称为“老德里”。这里居民密集、游客众多,坐落着许多重要的具有伊斯兰文化风格的古迹,如象征莫卧儿王朝繁荣的红堡和当地最大的清真寺——贾玛清真寺等。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5月12日,印度首都新德里雨过天晴,双彩虹出现在胡玛云墓上空。
      建于公元1569至1570年的胡玛云墓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东部亚穆纳河畔,是南亚次大陆历史上第一座花园式陵墓,也是印度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精品。这座陵墓由莫卧儿帝国第二任皇帝胡玛云的妻子在胡玛云死后14年建造。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6月16日,人们在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参观泰姬陵。
      泰姬陵——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奇葩,世人心中的“爱情丰碑”——它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中“时光面颊上的一滴泪珠”,它是英国作家拉迪亚德·吉卜林笔下“世间至纯之物的体现”,它是其建造者沙贾汗国王口中“让日月落泪的美”。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6月27日,在印度北阿肯德邦斯利讷格尔附近,一辆汽车被淤泥困住。
      6月中旬开始,印度北阿肯德邦发生强暴雨引发的洪水和泥石流,已造成822人死亡,当地官员估计死亡人数在5000以上。暴雨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多处基础设施被毁。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7月21日,在印度比哈尔邦萨兰地区的甘达玛尔村,一名女子照看自己的孩子睡觉。她的一个女儿在当地公立小学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死亡。
      当月16日,在比哈尔邦境内萨兰地区的甘达玛尔村一所公立小学,50多名小学生食用午餐后出现头晕、呕吐和昏迷等症状,造成23人死亡,多人在医院接受治疗。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7月22日,在距离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帕特那约65公里的恒河上,采沙工用铁桶捞起河沙装船。
      印度恒河是世界上含沙量较大的河流。在距离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帕特那约65公里的恒河边,众多采沙工在这里日复一日地工作着。采沙工在船上休息、吃饭和工作,尽管每天平均的采砂收入不超过100卢比(约合10.3元人民币、1.7美元),但这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8月18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布罗奇市的内德伦格镇,孩子们坐在八座自行车上。
      伊姆提亚兹和迪奈什是印度古吉拉特邦布罗奇市附近小镇上的废品收购商人。这辆自行车不仅为伊姆提亚兹和迪奈什的废品收购商店赢得了不小的名声,也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9月10日,在印度新德里一家法庭外,一名律师在庭审结束后回答媒体提问。
       2012年12月发生的新德里轮奸致死案辩护律师当日对媒体说,此案4名犯罪嫌疑人当日被新德里一家法庭认定有罪。去年12月16日晚,新德里发生一起恶性轮奸案,一名23岁的医学院女大学生在私人巴士上惨遭多名印度男子轮奸和毒打,后被抛出车外。因伤势过重,受害人当月29日在新加坡伊丽莎白医院不治身亡。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9月28日,一名村民在印控克什米尔阿嫩德纳格地区的一个村庄搬运收获的水稻。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9月迎来水稻收获季节。稻米是该地区人们的主食。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10月17日,渔民在印度南部港口城市科钦的海边用“中国渔网”捕鱼。
      在印度南部港口城市科钦的海边,竖立着十余座被当地人称为“中国渔网”的机械捕鱼装置。相传,这些捕鱼装置由郑和下西洋时带到印度,但也有研究显示它们由葡萄牙人从中国澳门带到印度。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10月19日,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街头,马尔代夫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纳希德的支持者手持标语参加集会游行。
      马尔代夫选举委员会主席富瓦德19日说,由于警方强行阻拦,马尔代夫选举委员会已无法如期组织原定当天举行新的总统大选。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
  •   11月1日,在印度北方邦穆扎法尔讷格尔地区的胡赛因浦尔村,穆斯林受害者的亲属沉浸在悲痛中。
      印度警方10月31日说,印度北方邦穆扎法尔讷格尔地区30日晚间发生宗教暴力冲突,至少4人在冲突中丧生。今年9月,这一地区曾发生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严重暴力冲突,造成60余人丧生。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