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
  • “大米”在北京银锭桥售卖自制的中东小吃(2011年12月1日摄)。
       “大米”的本名叫做Jamie,曾就读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因为个子高又爱美食,所以大学老师给他起了“大米”这个中文名。2011年大学毕业后,大米来到北京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己居住的后海鼓楼一带摆摊卖小吃。更喜欢厨房而不是办公室的“大米”表示,摆摊仅仅是第一步,他梦想在中国开一家中西合璧的餐厅,一间真正的“大米厨房”。    新华社记者张瑞琪 摄
  • 柳素英(左三)在家里和剧社的朋友一起排练新剧(2011年12月11日)。
      “表演戏剧是我的人生梦想,我希望能在北京实现我的梦想”。美国姑娘柳素英在北京开办了“顽皮猴子戏剧社”,剧社从2006年创立至今已成功演出了多部原创剧作。因为是一个非盈利性的表演团体,为了剧社的正常运作,小柳常承揽各类“兼职”:主持婚礼、拍电影、拍电视剧、拍广告……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如今,小柳对北京这座城市早已没有了刚来时的陌生感,她觉得自己就是“北京人”。    新华社记者侯东涛 摄
  • 白冉旭在向导师蔡圣朝请教中医针灸知识(2012年2月13日摄)。
      针灸、推拿、拔火罐……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门诊室里金发碧眼的“洋医生”白冉旭娴熟地为患者进行传统中医治疗,他与众不同的外表与一口流利的中文,总能引起患者的好奇。今年27岁的白冉旭来自法国贝桑松,因为父亲曾在家乡的中医诊所里接受治疗,他开始接触中医并逐渐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白冉旭来到中国学习中医。    新华社记者刘军喜 摄
  • 凯文与家人在咖啡店门口聊天(2012年4月27日摄)。
      上世纪90年代,凯文与妻子谢莉尔一同来中国旅行,古丝绸路上的神秘敦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8年,凯文带着妻儿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来到敦煌,在沙洲夜市的烧烤大排档里开起了咖啡店。如今,这家名叫“绿洲咖啡”的小店经营得顺风顺水。“我将继续留在这里。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敦煌。”凯文笑着说。    新华社记者逯阳 摄 
  • “牧羊地儿童村”创始人贝天牧在儿童村的“小羊羔”学校里与两名孩子在一起(2012年5月28日摄)。
       25年前,贝天牧和妻子潘姆拉来到中国当老师,因为一次在福利院当志愿者的经历与那里的孤儿结缘。目前,夫妻俩在距北京70多公里的廊坊和天津交界处,运营一所名为“牧羊地儿童村”的福利院,照顾80多个年龄从一个月到十几岁的孤残儿童。    新华社记者张超群 摄
  • 这是在浙江义乌拍摄的萨尔全家福照片:萨尔(后右)、慧丽(后左)、乔丹(前右一)、乔美(前左一)、洋洋(2012年7月15日摄)。
      十年前,45岁的塞内加尔客商马玛都·萨尔只身来到以“世界超市”著称的浙江义乌寻找商机,成为首批进军义乌市场的非洲裔“掘金者”。经过十年艰辛创业,萨尔现在的进出口生意已遍及西部非洲的许多国家。“现在,我的朋友遍义乌,义乌就是我家乡”,萨尔用不太流利的中文感叹道。    新华社记者谭进 摄
  • “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走在自己租住的天津一所老式公寓楼道内(2012年8月8日摄)。
      被网民称作“汉字叔叔”的62岁美国人理查德·希尔斯,倾其所有费用,研究汉字字源,将9.6万多个古代中文字形收录在网上,建立“汉字字源网”供人们免费查阅。 “尽管贫穷,但我不后悔,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做的是我喜欢的事情。”在“汉字叔叔”看来,领略汉字奥妙的愉悦,千金不换。    新华社记者张超群 摄
  • 今年42岁的间濑弘树来自日本名古屋,2004年开始到中国种树治沙。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恩格贝,他和另外两名日本志愿者每年接待约30批、500多人次的日本治沙志愿者,每年新种树苗1万5千多棵,并负责维护大片的沙漠生态林。这是间濑弘树在搬运树苗(2012年8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谢秀栋 摄

老北京城里青砖灰瓦的四合院、甘肃敦煌嘈杂夜市里的小咖啡馆、天津南开区老式住宅顶楼的“蜗居”、内蒙古恩格贝沙漠深处的简易民宅…… 看似天南地北的这些地方,对于一群扎根中国的老外来说,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创事业、谋发展、过日子,从匆匆过客逐渐成为常住居民。每一天,他们从中国的“家”出发,去打拼,去追逐幸福和快乐,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      (编辑: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