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
  •   7月18日,在北京地铁立水桥站,一名年轻人在候车期间查看手机。      新华社发(张铖 摄)
  •   7月18日,在北京地铁十号线列车上,两位年轻人在使用手机。      新华社发(张铖 摄)
  •   7月18日,在北京地铁二号线列车上,一名年轻人在玩手机游戏。      新华社发(张铖 摄)
  •   10月12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列车上,一名年轻人在用手机观看视频。      新华社发(张铖 摄)
  •   10月12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列车上,两位乘客在查看手机。      新华社发(张铖 摄)
  •   10月12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列车上,一名年轻人在使用手机。      新华社发(张铖 摄)
  •   10月12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列车上,乘客在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      新华社发(张铖 摄)
  •   10月14日,在北京地铁西直门站,乘客从一个巨大的平板电脑广告前走过。      新华社记者李芒茫 摄
  •   11月10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列车上,两名乘客在使用手机。      新华社发 (吕迅 摄)
  •   11月10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海淀黄庄站,一名乘客在站台候车时使用手机听音乐。      新华社发(吕迅 摄)
  •   11月10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海淀黄庄站,一名乘客在候车时仰头观看站台顶部的数字电视。      新华社发(吕迅 摄)

近年来,便携数字产品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方式。

过去十年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时代前沿群体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将生活和手机、电脑、微博等数字产品和平台连接起来。

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底,中国互联网网名规模已经达到5.5亿人,智能手机用户数已超过2.9亿。在这些用户中,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相对其他群体,他们对数字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数字产品移动功能的使用也更为突出,数字化已经演变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行色匆匆的地铁人流中,数字伴随着出行的人们,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