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
  •   2011年5月,乔乔和他的摄影助理正在渡过黄河,去拍摄繁殖的灰头麦鸡。
  •   2011年8月,乔乔所拍摄的青海鸬鹚岛的一角。
  •   2011年8月,乔乔在青藏高原上拍摄中华对角羚。中华对角羚学名普氏原羚,也叫普氏小羚羊,大多数了解它的中国人则喜欢称之为“中华对角羚”。它被环保组织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其种群数量仅为300余只。
  •   2011年8月,青海湖边,两只中华对角羚淡定地凝视着乔乔这位不速之客手中的镜头。
  •   生活在青藏高原青海湖地区的中华对角羚目前已濒临灭绝。
  •   2011年8月,青藏高原,乔乔正在拍摄一处施工场所,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引起了乔乔的忧思。
  •   2011年8月,青藏高原上成群的藏野驴。
      藏野驴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别名亚洲野驴,体形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该物中为高原型动物,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
  •   黄河山西段,乔乔正在救助的一只落难的幼苍鹭。
  •   2010年1月,三门峡黄河湿地,正在冰面上起舞的白天鹅是落日余晖中的欢乐天使。
  •   2012年1月,乔乔镜头中的一只鹭鸟在梳理羽毛。
  •   2012年1月,一只鹭鸟无奈地回顾四周,它所生活的家园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   2012年1月,被污染的水塘边,一只鹭鸟再也找不到可吃的食物。
  •   2012年2月,一只红腹锦鸡困于人为下的网中,没人知道它未来的命运是沦落为观赏宠物还是盘中餐。
  •   乔乔正在用高倍望远镜观测水鸟。
  •   这是乔乔所拍摄的无家可归的白琵鹭,它们栖息的湿地面积已经日渐稀少。
  •   黄河中下游的落日很美,但若是失去了栖息于此那些鲜活生命,这幕景象又将是多么悲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里生活着数以万计的鸟类、兽类、两栖、爬行类、啮齿类和鱼类等野生动物,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湿地生物物种基因库。

乔乔,北京青年导演。2011年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影像节上,他凭借4分钟短片《家园》摘得“最佳短片奖”,从此默默无闻拍摄黄河野生动物与环保的他第一次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大学毕业后他主要以拍摄黄河上的野生动物为主,通过镜头关注黄河湿地的生态变迁,讲述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故事、以及人类社会对黄河的污染、破坏等,他被大家誉为“用镜头向人们讲实话的人”。        摄影:王乔、马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