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市公屋管理局为纽约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廉价而安全的租住环境,并为居民提供社区活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等。目前,纽约市公屋管理局管理着340多个由政府补贴的公屋社区,并拥有居民40多万,约占城市人口的5%。这些公屋社区一般住房比较陈旧,但是交通方便,医疗和教育等配套较为完善。对于中低收入家庭,通常两口之家的家庭年收入为50700美元以下,就具备公屋申请条件,收入越低申请越优先。公屋的房租不超过租户家庭年收入的30%,并根据家庭收入的多少按比例收取,收入越低租金越低。一般适合两口之家居住的带有一间卧室的公寓房(三个房间)的月租金约为400至700美元。
为解决一部分低收入家庭和年轻人住房困难问题,西班牙政府实行保障住房政策。2007年通过的《土地法》规定用于住宅建设的土地必须留出30%用于建造“保障房”。首都马德里2008年已建成的61712套住房中,社会保障性住房占60%。而在该市2011年总计划修建的160691套住房,其中社会保障性住房占48%。西班牙政府在土地价格等方面给予保障住房开发商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规定房屋的最高限价和住房面积,房屋出售或出租对象为特定的困难群体。个人购买保障住房可根据收入情况申请抵押贷款,利率由政府与银行商定后不能随意改变。政府对购买者给予首付补助7000至10000欧元,困难家庭每月还贷可以申请政府补助,对低收入青年租赁住房每年给予适当补贴。为使保障住房政策能够惠及更多的人,政府规定每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保障住房,不能在同一城镇同时拥有商品房。购买保障住房后必须用于经常性居住,规定不得出售的年限,或提前出售须退还政府补贴。随着社会住房压力的缓解,西班牙政府在马德里建造了许多造型奇特,既实用又漂亮的公共保障性住房,提高了居民居住环境的层次。
近年来,法国不断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使廉租房不断增加。据统计,法国每1000人拥有69.2套保障性住房。据法国官方公布的数据,2009年法国共资助兴建12万套保障性住房,这一数字是2000年的3倍。2010年法国政府出资47亿欧元,资助兴建保障性住房。目前,法国约有450万套廉租房,占法国可出租房屋的40%至50%,约占法国住房的17%。
英国是住宅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但政府通过提供保障性住宅和租房补贴来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居住需求。保障性住宅包括地方政府拥有的公屋和各住宅协会提供的廉租房。英国政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大规模兴建用于出租的公屋,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大量可负担起的住宅。1979年保守党政府上台后,决定以较大优惠向租户出售公屋,全国各地共1900多个住宅协会继而承担起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廉租房的角色。作为拥有、管理和出租廉租房的非赢利性机构,各住宅协会在兴建或购买廉租房时对地段、环境等都有要求,尽量做到公寓塔楼、低层住宅和私人住宅混建,周边交通、商业和运动设施齐全。目前,有近20%的英国居民租住地方政府或住宅协会提供的廉租房,低收入住户租赁保障性住房的资格需通过当地政府严格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