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
  •   雨后的枣树村(摄于2010年6月12日)。
  •   罗义碧(左二)参加完四川省广元市第六次党代会归来,在村委会给村党员干部传达党代会会议精神(摄于2011年4月30日)。
  •   罗义碧来到枣树村村民王文清(右一)的茶园里,了解茶叶生长、采摘和加工情况(摄于2011年4月30日)。
  •   枣树村地广人稀,面积6平方公里,有农户207户、746人。罗义碧工作中常常要翻山越岭(摄于2011年4月30日)。
  •   枣树村村民不等不靠建设永久性住房(上图,摄于2008年9月3日);枣树村村民石光武在新居里经营杂货铺生意,静待顾客(下图,摄于2011年4月30日)。
  •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幅标语装裱在李玉明家门口(上图);“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标语装裱在尚元进家门前的墙上(拼版照片,摄于2011年4月30日)。
  •   罗义碧下班后帮老婆陈杰(左)整理农资店铺(摄于2011年4月29日)。
  •   罗义碧下班后骑着摩托车回家。罗义碧的家在青川县城,距枣树村10公里,每天骑摩托车要20多分钟(摄于2011年4月30日)。
  •   罗义碧在厨房做菜时接听工作电话(摄于2011年4月29日)。有时准点下班的罗义碧回家后会下厨做饭。
  •   罗义碧疲惫地看着电视就睡着了,妻子陈杰给他盖上毯子(摄于2011年4月29日)。

5月的青川县枣树村,青山绿水间点缀着错落有致的村舍,一栋栋“青瓦白墙人字顶”的灾后重建农房显得分外整洁,丝毫也感觉不到大地震的痕迹。村民告诉记者:“搞得这么好,全靠了罗书记,他是我们的贴心人!”

村民口中的“灾区群众的贴心人”就是枣树村的村支书罗义碧。罗义碧,今年46岁,1997年从服役14年的部队转业到老家青川县工作,在黄坪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担任农技站站长,2005年10月被下派到枣树村任党支部书记。从此,罗义碧便和枣树村的群众紧紧连在了一起。

在担任村支书的最初几年,罗义碧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致富,枣树村的新农村建设成为全乡的样板,村民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打破了枣树村的宁静,罗义碧在地震发生后马上组织全村26名党员、干部分头奔赴各家各户抢险救人,组织群众往安全地带转移。得知200多户村民的房屋全部垮塌,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山体还可能继续崩塌,罗义碧顾不得跟县城的老婆孩子联系,当晚就和两名党员摸黑赶向凡家山和柴家湾,到达时已是凌晨4点。失魂落魄的村民看到他时,有几位大娘拉着他的手哭了:“罗书记,这么危险的时候,你连夜赶来看我们,比自家的孩子还快啊。”随后的日子里,罗义碧一直承担着为群众分发救灾物资,组织群众自力更生、抗震自救的重任。不到20天时间,全村200余户受灾群众全部住进了临时过渡房。

7月初,灾区人心渐稳,罗义碧开始计划发动群众重建永久性住房。但那时国家的重建补助政策还没出台,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罗义碧与村党支部商量决定,不等待、不观望,动员大家自力更生,互帮互助修建永久性住房。他和其他村干部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每天挨家挨户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同时帮助农户出主意、想办法。重建过程中,由于重建农户多,建材紧张,村民们面临着缺材料、缺资金等具体问题,制约着农房建设进度。罗义碧上县城、下广元四处联系建筑材料,部分群众实在拿不出钱来购买建材,他就垫资给他们买回来送到家去。为帮助枣树村村民建房,罗义碧把一家人省吃俭用攒下来留着儿子读书用的1万多元和在银行贷的7万余元全部垫了进去。

重建3年来,罗义碧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第一线。他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常常早上天刚亮就到了村委会、夜幕下离开村委会。由于长期没日没夜地工作和无规律的饮食,罗义碧患上了胃病,常常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才去输液。有几次正在输液,突然来了任务,他就偷偷拔掉药液,又投入到工作中。但一提到家庭,罗义碧就满脸愧疚。他的老家在受灾严重的青川县前进乡,老家还有两位老人在,老母亲常年躺在病榻之上,2008年地震到现在,他就回过两次老家;妻子陈杰身体也不好,但坚持在黄坪乡场镇上开了个农资商店,每个月能挣1000来块,补贴家里的开支;儿子因灾后重建没人照顾,送去广元读全托式的寄宿制学校……

在罗义碧的带领下,枣树村村民开始新的生活。如今,枣树村207户村民有12户土鸡养殖示范户,年出栏土鸡5万余只;全村发展茶园1027亩,现今400余亩进入盛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