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
  •   这是2003年8月17日,张亚超(右)在清华大学新生报到处准备注册。他是2003年国家推出自主招生制度后,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一名特殊学生。张亚超准备高考期间在盗匪偷袭宿舍时挺身而出,勇敢搏斗,头部多处受伤并带伤参加高考,虽然没有达到清华的提档线,但清华大学得知情况后,经过深入考察和严格考核,将品学兼优的张亚超录取为自动化系2003级新生。    新华社记者王呈选 摄
  •   这是2006年4月1日,参加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自主招生面试的考生在办理报到手续。   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   这是2008年1月6日,考生在上海格致中学考点等待进入考场,参加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水平测试。   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   这是2008年3月15日,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们在接受“人机对话”方式的心理测试。    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   这是2008年3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在教室听课。中国科大“少年班”可算是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的一次早期尝试。    新华社记者陈晔华 摄
  •   这是2009年1月2日,考生在上海的一个考点外准备参加同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    新华社记者陈飞 摄
  •   这是2010年1月16日,在位于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5所高校自主招生联考考点外,一位家长在为即将参加考试的孩子“打点行装”。   新华社记者孙参 摄
  •   这是2010年1月16日,在位于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5所高校自主招生联考考点,一位家长(前)将考生送到入口处。   新华社记者孙参 摄
  •   这是2010年1月16日,在位于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5所高校自主招生联考考点外,一名考生在进场时出示准考证。    新华社记者孙参 摄
  •   这是2010年2月2日,参加南京东南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录取“特等生”面试的几名考生(后)在参加小组面试,就考题内容各抒己见。    新华社记者孙参 摄
  •   这是2010年2月2日,参加南京东南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录取“特等生”面试的考生在排队等候考试。   新华社记者孙参 摄
  •   这是2月19日,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7所高校合作开展的2011年“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在全国各省区市同时开考。在安徽合肥新华学院考点内,考生们正在走进考场。   新华社记者郭晨 摄
  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第一批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北大、清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22所著名高校,自主录取5%的新生。此后高校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2011年,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已达80所。

2003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以来,高校自主招生主要采取各校分别考试录取的方式。2010年,清华等5所大学首次实行“五校联考”,统一命题,考试成绩共享并互相承认。2010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宣布加入“五校联考”。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校联合自主招生考试2月19日开考,拉开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联考笔试序幕。与此次考试类似的是,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3所高校和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8校的联合自主招生考试将分别于2月20日和26日在各地举行。至此,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80多所高校中已有近一半学校联合组织自主招生考试。

高校自主招生的设计初衷是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方式,目的在选拔有特长、有特点的人才,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如何保障公平性,并用多元评价体系选拔人才,实现这个初衷,让自主招生成为高考的有效补充,这还需要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