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北京控烟首日:1人被罚、146家单位被责令整改
  ·   2015-06-02  ·  来源:新京报
标签:控烟;戒烟;民生
打印
纠错

 

 现场

  场景1 朝阳医院

  垃圾桶不能像烟具 “电子烟”不算违规

  昨天上午8时许,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率先开查医院,到朝阳医院突击检查控烟。进入门诊楼前,市卫监所副所长王本进忽然停下了脚步——楼门口摆放着两个垃圾桶,垃圾桶上方附带一个方形的小器皿,一般用于投放烟头。

  “这牵涉到我们对于烟具的认定标准。”王本进介绍,对于公共场所摆放的垃圾桶到底是否属于“烟具”,他表示还需要进一步的执法实践。“一般来说,明显像烟具是不允许的。对于很多场所目前使用的、上方可盛放烟头的垃圾桶,可以用于吐痰,但不能够有烟头烟蒂。”

  在门诊大厅,王本进等执法人员还专门看了角落里的花盆。“这个地方特别容易有烟头。”此外,类似的违规“高发区”还包括楼道末端、病区卫生间、医生办公室等。他向院办副主任周彤提出建议,医院可以再加装一些摄像头,覆盖监控“死角”。

  “我烟龄30多年了,进过三次吸烟门诊、扎过针灸,都不管用。”执法时,一名陪护家属的“老烟民”拦住了王本进,向他当场讨教戒烟“秘诀”。目前,该烟民为了尽量不影响他人,平时主要吸电子烟。

  电子烟是否属于禁止范围?王本进解释称,执法过程中针对“吸烟”的判定,主要还是看是否存在点燃的卷烟。目前,卫监部门并未将电子烟划作执法范围内。

  

场景2 海底捞餐厅

  禁烟须公示举报电话设检查记录

  上午10时,本来计划赴80中学检查的一组执法人员“线路突变”,临时兵分两路,其中一路“突袭”邻近一家海底捞门店。

  门店内,一楼大厅的墙上可见白底红字的“请勿吸烟、勿带宠物、无线上网”一组标识。“按照条例规定,禁烟标识应同时包含投诉举报电话。”市卫监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科副科长刘颖发现了问题。

  她指出,小餐馆亦可“节省成本”打印禁烟标识,但警语、图标、举报电话三个要件不能缺少。并且,禁烟标识必须张贴在一进门、楼道、楼梯拐角等醒目位置,较大规模餐馆的功能区转换时,应张贴新标识。

  洗手间通常是问题“高发区”,刘颖等执法人员随即在二楼男洗手间的纸篓内,发现两个烟头。当刘颖就控烟相关情况询问店长时,发现海底捞虽然已建立了控烟规章制度,并要求工作人员对吸烟劝导、制止,但没有书面检查记录。

  “你们应当制作并留存专门的禁止吸烟检查工作记录。”刘颖表示,对于控烟情况,餐馆工作人员如何巡视、怎样劝阻,店方必须有书面的检查记录,这将作为经营者履职的证明。按照条例,若卫监部门接到吸烟举报,而店方不能证明曾对顾客吸烟情形进行劝阻,对经营者的处罚力度会更大。

  基于此,刘颖先后对该门店出具了现场检查笔录、责令改正通知书两份文件,要求该门店“立即整改”。刘颖解释,整改的期限会根据难度不同,确定为两天、三天、五天等。对于立即整改的情形,执法人员会在一两天内回来复查,若再不合格,将会被处以至少2000元的罚款。

  

场景3 党政机关

  官员撤烟灰缸会议服务员“管”禁烟

  昨天,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康林率队检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政府机关等控烟情况。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楼门口,设立着“您已进入禁烟区域楼内请勿吸烟”的警示牌。为配合控烟,原来可以买到香烟的机关办公楼小卖部已经停止了售烟服务。楼内各会议室等场所的烟灰缸也不见踪影。

  办公区里,警示牌子上已将可以吸烟的地点明确标示出来;室外的吸烟区则配备了一把遮阳伞和几个金属制成的烟灰缸。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楼的每个楼层还指定了“控烟监督员”进行巡查。

  张聪是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会议服务人员,也是控烟监督员。“遇到领导吸烟你敢管吗?”“敢。”“那你怎么说呢?”“我会告诉领导,这里禁止吸烟,而且吸烟对身体也不好。”

  北京市政府机关办公区的会议室内,每一排的桌子上都摆放着禁止吸烟的标识。工作人员特别开放了一间局级干部的办公室。这名干部以往是“烟民”,现在办公桌上已经没有了烟灰缸。

  另外,市政府机关大院除了办公楼内禁烟外,像西花园这样的室外公共场所也被划入禁烟区。市政府还表示,各单位和办公厅处室在各类公务和大型公共活动中,都将不吸烟、不备烟、不敬烟。

 

 追访

  戒烟门诊仍冷清药店难买戒烟药

  “禁烟令”第一天,禁烟一词瞬间成为热词,但戒烟门诊却依然没有热起来。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内医院的戒烟门诊依旧冷清,药店也很难买到戒烟药。

  每周仅一两天接受挂号

  “一周也没有几个人来咨询。”在市内一家三甲医院,正在坐诊的呼吸科医生表示,有戒烟者前来也只能给予一定的建议,因为医院已经有两年都没有戒烟药了。

  在北京市卫生局主办的“无烟北京”网站上,公布了同仁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等18家设有戒烟门诊的医院。记者走访此名单上的多家医院,发现数家戒烟门诊已并入呼吸科,因为戒烟者很少,每周只有一两天接受挂号。

  多位负责戒烟门诊的呼吸科大夫表示,每周前来咨询的烟民不足十人,真正进行治疗的更是屈指可数。“首先要检测戒烟者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治疗方法,多数是给出一些建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戒烟门诊开设于2008年。该院呼吸科主任方秋红参与了戒烟门诊的创建。她介绍称,目前该院戒烟门诊出诊时间是每周二下午,有一个医生,门诊接待量并不多。“就诊人数和国家对控烟的宣传力度息息相关。”她说,每当宣传力度增大后,每日门诊量会增加。

  

戒烟药自费一疗程两千

  老张有着近30年的烟龄,期间尝试过几次戒烟均未成功。“每次戒烟后都会十分难受,体重上升,喉咙也很痛。”老张说,他到多家医院的戒烟门诊咨询,希望得到一些药物辅助,但没有一家能够提供。

  有调查显示,近半数烟民有戒烟愿望,却难获得有效戒烟服务,戒烟门诊就诊量低,戒烟药物价格偏高。昨日,记者咨询市内多家连锁药房,欲购买戒烟辅助类药物,均被告知没有存货。“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卖过戒烟药了,之前有过,但是近段时间没有进货。”金象大药房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很少有人来买戒烟药。

  “目前来说,戒烟药是不在医保范围内的,这一点我会告诉每个戒烟者。”有呼吸科专家称,前两年,吸烟者还能从市内药店买到戒烟药,但是目前很难买到。

  方秋红说,戒烟门诊的费用主要是挂号费和戒烟药物的费用,其中挂号费可享受医保报销。“目前我国戒烟药物为全自费,且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有效戒烟药物供应相对紧张,一般为伐尼克兰戒烟药,3个月一个疗程,需要花费两千元。”方秋红说。

 

 戒烟门诊有“公益性质”

  方秋红说,相比于其他门诊,戒烟门诊的“性价比”相对较低:同样一名医师出诊半天,普通门诊可接待患者二三十人,而戒烟门诊接待一名患者就得花去二三十分钟,接待量很有限。“但我们从未想过停诊,戒烟门诊设立之初就具有社会意义,并不是盈利上的考虑。”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戒烟门诊多是依托其他专科门诊(如呼吸科门诊等)联合开展,开设独立专科门诊的寥寥无几。对此,方秋红表示,由于戒烟门诊基本没有盈利,具有公益性质。随着京版控烟条例的实施,想戒烟的人会越来越多,戒烟门诊的就诊需求也会增加。

上一页12
相关文章:
“史上最严”控烟条例能否“史上最有效”?
全国广场舞大赛将在北京举行 比赛以控烟为主题
北京“史上最严”控烟令将至 执法人员超千名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先睹为快
带薪休假,如何卸掉包袱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关于《北京周报》 关于北京周报网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ac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