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科技 >> 正文
众创空间现状:“有店无客” 专业服务水平低
  ·   2015-07-08  ·  来源:一财网
标签:众创空间;管理水平
打印
纠错

  “众创空间”不仅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几个城市如火如荼,在宁波、苏州、绍兴、嘉兴、扬州等城市也在兴起。

  最近同济大学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众创空间“有店无客”,人员参与度很低,长期保持活跃参与人数不高,都指向了现有创客空间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水平低的现状。

  这份《长三角地区“众创空间”调研报告》指出,在创业企业及创客对“众创空间”所附属综合环境的评价中,有三个因素被列为瓶颈制约。

  首先就是难以低成本地获得创新创业资金支持,获取信贷机构贷款、政府采购项目支持、政府研发及创新经费资助的得分都较低。“真正解决创业企业级创客的资金需求,有赖于专业化的天使投资人队伍,企图通过政府、信贷机构等解决创客的资金需求根本不现实。硅谷创业生态中不仅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更为可贵的是有比创业者更专业、具备风险识别和排除能力的天使投资人。”报告指出。

  其次就是创新创业的专业化培训水平低。创客有普遍的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和培训需求,而社会现有服务能力不能有效满足需要,而这一原因在于我们长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重视和尊重不够,总是企图通过“拉郎配”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就是配套服务不到位,办公环境成本高、宽带网速慢;难以获得有效的技术知识信息支持;缺乏产业链或产业生态的支持。

  此前,投中集团所做的一份针对国内众创空间的研究报告总结,目前现存的众创空间主要由七种模式:活动聚合型(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培训辅导型(清华x-lab、北大创业孵化营、亚杰会等)、媒体驱动型(36氪、创业家)、投资驱动型(车库咖啡、创新工场、天使汇等)、地产思维型(SOHO 3Q、优客工场)、产业链服务型(创客总部)、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创业公社)。

  投中集团的这份报告指出,国内众创空间存在的难题包括持续盈利、规模扩大后受限于管理水平、场地成本较高难以盈利、非集中办公区难以为初创企业注册,集中办公区登记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相关文章: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关于《北京周报》 关于北京周报网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acebook
Twitter
更多